唯恨剑锋不快——《撷韵白云间》《墨海风流》创作碎语 文/耕夫
一 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大体形成了他的人生格局和作品的风格。写作时要剔除一切想要的证明自己的才华、技巧、经验的东西。在写作中教育自己,影响自己;在过程中,自己又受了一次洗礼。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静土。写作对我而言,是自我反思,自我对话。 二 在我的童年和少年,舅父经常用他的方式向我描述一个精神远方的故乡,虽然模糊,但亲切无比。因为职业,因为生活,我必须躬身于日常琐屑之中,我也有时候屈服于一地鸡毛的尘烟里,但也要直起腰板,举首向天,扪心自问。 那些在长路上趱行之人,那些马不停蹄的驿使,偶一驻足,便会看见巨大夜空下泌下来的一粒又一粒璀璨的星光,如水、如蜜、如恩情…… 三 我写字没有雄心壮志,所以总是信笔为体。写行楷较多,开始也乱写,后来偏爱行草、帖学,特别是以颜为基本笔法的行草,特爱白蕉。中间学过一些笔法,临过一段苏轼、智永,总而言之,率性是我写字的基色。自知所得甚浅,然而越是看到自己一无是处,倒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困而知学,犹未晚焉。 王羲之的墨池,智永的退笔冢,怀素在芭蕉叶上写的故事,颜鲁公、黄山谷、徐文长、八大、弘一等前贤书作的厚重蕴藉与恣肆苍茫,总是不断激励着我、鞭策着我,给我学艺的支点和精神的动力。 佛家认为,能从一门深入,也能智慧入海。学艺亦然。文化好比一棵大树,有千枝万叶;又仿佛一条大河,有干流,支流无数。一门艺术,如树之枝叶海之支流,循之可达其本。“深入”二字尤需细语,“深入”之外,还需要坚持融通,亦此学艺之大要。 四 舅父对我古典文学、写作、书法的指点,既受之于法,更明之于理,用浅近语言表达深刻道理,常取譬生活,点化旁通。记得有一次我问舅父,研习书法与写作哪样方式入手最好,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风趣地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比如吃饭,可以先喝汤,也可以先吃菜和主食,是不讲究顺序的。但穿衣服是讲究顺序的,就必须先穿内衣再穿外套。先从哪种书体入手,先写什么体裁;诗、词、散文或小说,应如吃饭一样的。”顿时让我领悟了动态学习和艺术循理之道。舅父阐述艺理洞析灼见,诙谐妙喻,深入浅出,如“做人要老实,艺术追求不能老实;做事情不能似是而非,从事艺术的更高层面恰是似非而是”等。在书法文学探求艺术本真上引导我发散思考,不但受益良多,更兼明其相通的内在之理。 文学写作在我看来应是映雪囊萤凿壁偷光的刻苦;是八千里云和月的求索;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真;是致广大、尽精微的务实;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积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心;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深远;是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开阔;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是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勤奋;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朝气;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梁漱溟先生说:人生有三个阶段——逐求、厌离、郑重。梁先生作为当代新儒派的代表人物总结得很精辟。我少年从军,接受战火洗礼,转业回乡有一份工作,为求变下海办实业,正值青年豪气,赶上时代机遇,内心自信而坚挺,就像广阔草原上的一棵大树。在创业的低谷,特别是盾之王第二次创业的煎熬,特别是我跟踪的一个项目16年未果,熬得我两鬓白发丛生,心中又生莫名的忧伤…… 文学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心灯,它照亮心灵,促人思考,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童年的乡村生活,少年的军旅,青年的创业……无疑是我重要的创作资源。对我而言,阅读和写作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占据了我本职工作以外的绝大部分时间。活着是有趣的思考,不断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思辨高度,读书写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我生存于世间安身立命的主要支撑点之一。把内心中被激发的情感用从容含蓄的笔墨真情实意地抒写出来,追求细腻又沉雄的美学风格。在我笔下始终有一块地方,我满怀深情倾注更多的思念和情感。在我并不优美的诗词里,我希望读者能看到志士的节操,隐士的孤寂、清修的禅悦,豪士的壮怀、闺房的欢乐、友朋的劝勉;更能看到山川的壮美、 历史的多变、社会的波澜、我饱受事业煎熬的砥砺…… 弘一法师说:“金石无古今,艺事随时新。”以自然之心,布自然之道,是我追求的生命状态。“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对于文学我还达不到这样的执着和绝决。 元朝词人完颜亮《鹊桥仙.待月》有名句:“唯恨剑锋不快”借喻于我的书写与写作甚是贴切。心中有书卷,谈吐才会有雅韵;心中有远方,脚下才会有从容;心中有泰山,事业方可有高峰;执着于思考与写作,人生乃有大气象。 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高。 我年届六十,这是人生标志性的年轮,我虽然已领退休薄金,仍然披星戴月地扛着盾之王的大纛呼风唤雨,踏云布道。优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我想,还是让文学与书写伴随着我心平气和地老去,努力向人文、人书俱老的峰峦跋涉,在跋涉中修炼心性,充盈内涵。在遥遥征途的崇山峻岭中,一定会气象万千…… 2023年11月23日于渝州怡心阁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