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风景 文/黄丽 单位附近的小巷,是一条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街巷。这里曾经是著名的“鲁祖庙花市”,旁边有解放碑片区最大的菜市场,每天络绎不绝的人从这里经过。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它沉默不语像一面反光的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面对四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它又活泼得像一条欢腾的小溪,让市井味道伴随第一缕霞光,在小巷里流淌飘扬。 现在,它不仅拥有闹市中最浓郁的市井味,还增添了几分文艺时尚味。街巷里一些老房子正在被改建成具有怀旧风情的建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日益增多。嗅到商机的商家已经捷足先登,一家奶茶店占据了街中心有利的地理位置,装修时尚、简洁、大气。两层全落地玻璃的小洋楼与旁边的菜摊、水果摊、肉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一点不妨碍它的生意,二楼常常是顾客满座。有次,我点了杯奶茶,走上二楼,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小巷和旁边几条街的景象尽收眼底。难怪,生意这么好。 于是乎,中午休息时间,这家奶茶店成了我打卡最多的地方。我喜欢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人来人往,从路人的神情动作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我被深深地吸引着,从夏天看到秋天,从秋天看到了冬天。 奶茶店对面左前方的水果摊变化着不同的水果,紫色的葡萄,绿色的西瓜,粉红的水蜜桃,金黄的桔子……季节的颜色涂抹在水果上,充盈着甜美的汁水,待人们去品尝。奶茶店对面右下方则是一个花店。老板把鲜花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店门口的路边,有月季、玫瑰、康乃馨、百合、向日葵……她会用喷水壶浇灌鲜花。有了水和阳光,鲜花天天明媚娇艳,小巷因此也多了几分情调。 在这条小巷,每天都有一些变化,也有一些事物恒久不变。夏天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中午太阳光最明亮的时候,从水果摊延伸出来那条街巷,总有一对手牵着手的母子。期初我并没有发现他们,他们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直到我发现了他们与旁人的不同,从那一刻起,我能立马从人群中发现那对母子。 那是一位年迈的母亲和儿子。老母亲满头白发,佝偻着背,颤颤巍巍中被儿子牢牢地牵着手。要不是儿子的手,老母亲恐怕在路上蹒跚不了几步。儿子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沧桑的皱纹,头发灰白,身板不太笔挺。儿子牵着老母亲的手,她慢慢挪动着步子,挪上两三步,儿子才迈开一步。儿子就这么静静地牵着老母亲,等待她挪动,没有一句催促。走出巷口,阳光明晃晃的。儿子开始慢慢移动老母亲的方位,让她背对阳光,脱掉她身上的棉布背心,放在自己的胳膊上。阳光照暖了老母亲的后背,更照进了她的心房。我能清晰地看到她脸上洋溢的微笑。 夏天过去,秋天来了。这对母子依旧每天这个时候出现在小巷。有阳光的日子,他们在街中心会多站一会儿。儿子用手抚摸老母亲后背,感觉到暖和后,继续牵着老母亲的手往前走。下小雨的日子,我以为他们不会出现,却看见老母亲坐在轮椅里,轮椅上方做了一个遮雨棚,儿子两只手推着轮椅缓慢前行。此时小巷的行人比往昔少了许多,这对母子成了整条街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短暂的秋天一闪而过,寒冷的冬季来临。中午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高的时候。这对母子果然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老母亲穿着厚厚的棉服,头上戴了一顶枣红色的毛线帽。仍然是儿子牢牢地牵着老母亲的手,老母亲一步一步挪动步子。他们今天停留在水果摊和老板闲聊。我好奇地走到旁边,假装挑选水果去听他们的谈话。 “天气冷了,还出来啊。” “老太太每天出来的时候是最开心的。” “小双,买两斤橘柑。”老母亲看着水果摊嘴馋了。 “老太太又把你认成小双了。” “自从小双得病走了后,老太太总把我认成他。今天有进步,认出橘柑了。”儿子称了两斤橘柑,牵着老母亲继续往前走。 水果摊老板一边给其他顾客称水果,一边喃喃自语:“非亲非故的邻居,做了十几年好事,老太太有福气……” 我若有所思地望着他们缓去的背影,回味着一段感动。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