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张春燕:守护古柏

2023-11-27 09:2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守护古柏

文/张春燕


山梁上,站立着几十株苍劲、茂盛的古柏树。不管阳光的角度如何切换,不管风雨的心情如何变幻,它们都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贮藏阳光给生命充电,承接风雨让根系更坚。

距这些树木200米处,是一个有着渝东北民居特色的的老院落,带着经年累月风雨侵蚀的痕迹,有着看透世事人情的沧桑,以及岁月流逝、芳华不再的无奈。院落里生活着据说是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迁到今重庆万州茨竹乡盛家村凉水井的100多位村民及其后代。

这院落,是让山梁上那几十株古柏树感受人间烟火气和生命价值的地方。

那几十株蓊蓊郁郁、平均树龄超过250岁的古柏树,是一道意志坚定、气势雄浑的绿色屏障,护卫着200米外的古旧院落,也守护和遮蔽着几百年的风雨故事与深幽秘密。

在比这些树龄更早的时候,这片山梁上,几无遮挡。夏季的狂暴之风、冬日的凛冽寒气,一次次让居民们的房屋、庄稼和牲畜受损。苦于大风困扰的村民们,想到了在风口植树,用这高大伟岸、活力十足的生命筑起挡风墙。环境适应性好且有很强抗风能力的柏树,就成了首选。

山梁上这些柏树,那一圈圈年轮,如密纹唱片般,刻印下它们独特的来历和有趣的故事。其中,村口的两株,是一位王姓村民与外地新娘结婚时,被作为新婚礼物,装在篮子里,提到村里的。丈母娘将对女儿未来生活的万千心绪,化作一份有着极强耐受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特殊礼物。

还有几株,是当地一位生活穷困却异常勤奋的书生,在考取举人到异地做官后,到山东曲阜拜谒孔庙。见那里柏树森森,气象庄严,特意向庙里的执事要来树种,然后托在外地做生意的乡人,几经辗转带回来的。意在让尊师重教、敏而好学之风在他的家乡旺盛生长。

更多的树,则是乡民们运用各自的资源,四处寻来的。如今,这片山梁柏林蓊郁,树荫浓密,成了当地的独特美景,也成了老人们闲坐说往事的地方。他们的故事跟树根一样又老又长,话语如树叶一样又繁又密。

今年86岁的谭书合老人,在树下长大,在树下读书,他从祖辈那里听到太多关于古柏树的故事,亲眼见证了这些历经岁月风雨却更加强壮坚韧的奇伟生命,与这片土地间的相爱相守、相携相伴。

很多年前,一群从外地赶来、气势汹汹的人,拿起锯子、斧头,要把这些柏树全部锯掉、砍掉。世代受柏树恩泽的山民们,全都围了上去,几人一棵,将柏树死死抱住。他的爷爷、时年91岁的谭邦兴老人,瞪着眼、昂着头说:“要砍就从我身上砍过去!”几个抱着孩子的女人,放下孩子,背靠大树,双手分开,死死护着树。她们中的一个朗声说:“如果树没得了,我们就没得好日子过了。那我们的后代,也会遭殃了。”山民们与柏树在风中发出的“簌簌”声融汇在一起,青壮年则拿着锄头、扁担,巍然不动地在外围护着老树。看着凉水井所有人为了树木和村庄拼命守护的姿态,来砍树的人无计可施,悻悻而退。

那以后,树们长得更起劲,更欢快,更高大,更繁茂。苦夏,给人们一片阴凉;严冬,挡住八面风霜;春秋季则绿叶婆娑,曼舞轻歌,惹人流连。树们听得懂人话,知道感恩,用最美好的姿态,最温情的庇佑,回报那些用生命保护他们的人。

如今在这里,风儿是精力充沛、活动空间巨大的顽皮孩子。它们在日渐空寂的院落里,在老树身上,在老人们回望的眼神里奔来窜去。还有鸟儿,这些欢快的精灵,不停地从树上飞到老屋的屋顶,梳理梳理羽毛,唱上几句歌后,再从屋顶飞回树上。风儿和鸟儿,给了老人、老屋、老树们陪伴和慰藉。

“这些树是有灵性的。我们守着它们,它们福大命长,我们也就活得更长久。”谭书合老人说。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