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老高:杨师傅的猪肉圆子

2024-1-17 09:14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杨师傅的猪肉圆子

文/老高


我认识杨师傅很多年了,当年我还在县上工作的时候,他就在一个单位给领导开车,属于专职驾驶员。因为他技术好、服务好、性格好,当过兵的人又特别爱惜车,随时都干干净净的,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杨师傅。

过去我们各自都忙于各自的工作,没有多少深入的接触,碰了面,点点头或是微笑一下算是打了个招呼。我是去年国庆回老家才搞清楚,杨师傅夫妇原来还是我老婆的初中同学。

杨师傅不仅驾驶技术好,他的厨艺也是顶呱呱的。有一次我老婆说去杨师傅家吃饭吧,“他的猪肉圆子做得特别好吃。”我半信半疑,因为我是大家公认的吃货,特别叼嘴。在我看来,所谓厨师做的菜我只能称其为“花花盘子”,摆放好看,但吃起来都一个味。我倒是喜欢农村大妈大叔的菜,有特色,每一道菜有每一道菜的味道。再则就是我自己在家里做“妈妈的味道”,虽然辛苦,但吃一顿饭,就是一次享受。

“你去吃了就知道了。”我老婆坚持说。于是我们那天下了火车就直奔杨师傅家里蹭饭。

我一进门,杨师傅正在厨房里忙,他很热情地说:“你先坐坐,很快就好了。”我环视了一下餐厅,餐桌上已经摆放很多菜了,好像都是我特别喜欢的:烧白、粉蒸扣碗、绿豆青菜、二面黄豆腐、虎皮尖椒、油酥花生米、凉拌折耳根……中间还留有一个空位,估计就是即将出锅的猪肉圆子吧,我在想。

中国是一个猪肉消费大国,据说每年要消费几亿头猪。而猪肉的吃法也有千万种,可以炒、可以蒸、可以炸、可以煮……而这些做法里面,普及程度最高的,当属猪肉圆子。杨师傅的猪肉圆子不是我们常在外面吃的“猪肉丸子”,不仅个头不一样,做法也完全不同。杨师傅的猪肉圆子其实没有那些厨师经常炫耀的什么“祖传秘方”,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复杂。我第一次去吃的是味道,有了味道我自然也就采访了他。因为是熟人,而且我们都不是开馆子做生意的,所以,杨师傅没有一丁点提防我,而是毫无保留地给我传授了“秘方”,其实就是经验而已。第二次我在他上次传授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他的步骤一步步学,后面才觉得其实很简单,也许简单的才是原生态的。

杨师傅的猪肉圆子有几个关键环节很重要:从食材来讲,主要就是筒子骨、黄豆芽、夹子肉。这三样,也还是很有考究的。筒子骨买一根,冷水下锅焯水煮沸,去掉浮沫,捞起来宰成三节,洗净再下锅与黄豆芽、一个拍烂的姜片、少许盐(根据自己的口味)小火熬汤至少两小时。在这个期间,把事先买来的夹子肉(前夹后夹均可)去皮,留下三分之一的肥肉和三分之二的瘦肉,用菜刀切成小块或是小片,然后手工剁宰成肉沫使其有点粘连为止。之后,加入少许的芡粉(土豆芡粉更好)和一个鸡蛋的蛋清、少许食盐,手工反复搓揉搅拌使其粘连,待筒子骨黄豆芽汤熬得差不多了,将捏成鹅蛋大小的猪肉圆子放进汤水开爆的锅里,煮浮起来即成。端上桌子,再撒几颗葱花,不仅好看,而且色、香、味、形俱佳,吃起来汤鲜肉嫩、松软适嚼、呑咽润滑。那种黄豆芽的清香以及除腥的淡淡的生姜味,和手工肉沫的纤维融合在一起,没有什么花椒胡椒,也没有什么鸡精味精,全部是手工制成品,味道纯正,吃起来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态的味道、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骨头汤的鲜味,来源于筒骨切断以后的骨质,筒骨的营养价值高,黄豆芽和筒骨混合熬汤会更加美味,黄豆芽能保护肝脏,减少腹部脂肪积累,是真正的“刮油”食物。淡淡的黄豆芽清香,还有猪骨肉的香味在搭配筒子骨之后,香气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鲜美。古人说“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可以想象它有多鲜美?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我们不断回味着那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的其实是吃食物时的一种感觉。春节将至,我再回老家的话,就是看看岳父母,陪他们吃吃饭喝喝酒,祝福他们身体康健!同时也能希望够有机会再去杨师傅家吃他的猪肉圆子,心满意足矣。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