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毛病,每周末必须进山”“运动和学习不会冲突”“太酷了,居然还是徒步世家”……近日,一篇名为《XXXXX,明天去爬山》的帖子引发热议。 发帖的博主名叫堃堃,20岁,就读于重庆大学建筑学院,是一名北方女孩。“我从13岁就开始爬山。”堃堃回忆,受父母影响,从小心里便埋着一颗户外徒步的种子。 儿时周末 都是在树林、水库、村庄度过 “很感谢我的‘超前’父母。”谈起为什么爱上户外徒步,堃堃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父母。她说:“当周围小孩的周末都在补习班中度过的时候,我的父母告诉我,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最近徒步、露营确实在年轻人圈子很火。”记者如是说。 “露营?我爸妈20年前就玩过了。”堃堃说这话时,丝毫不掩饰内心的自豪感。从她记事起,小时候的周末都是在树林、水库、村庄度过的。 堃堃回忆,父母在她小时候经常约上一大帮朋友,驱车好几十公里,去地图上都没有标记过的小森林,在河岸边支起小小的帐篷露营。她的任务就是打开餐桌布摆上零食,去河边洗一洗水果、捉一捉蝌蚪螃蟹。夜晚大家再聚在一起再烤上几串小烧烤。无论是在草甸上、古树下,还是帐篷里,堃堃的每个周末都在“嘻嘻哈哈”中度过。 或许是因为这些经历,让堃堃从小就向往着野外的世界。 人生方向 13岁徒步五台山的过程中顿悟 2017年,13岁的堃堃第一次徒步。 13岁,是堃堃第一次正式接触到户外徒步。 一开始,堃堃并不知道她将要完成人生第一个50公里。“爸爸的朋友正在组织户外徒步,要去山西的五台山。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徒步,只是觉得去山里应该挺好玩的。”堃堃说,她糊里糊涂地就跟着去了。 泥泞的土地、陡峭的山崖……堃堃用短短几个词描述了她的徒步初尝试,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登上五台山后所感受到的一切。 “山就在那,你不想去看看吗?”登顶后的堃堃望着大山深处的一花一木,格外兴奋。眼前的自然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她感到无比自由。 下山后,堃堃渐渐意识到,原来这就是徒步。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旅行,却开启了她人生新的方向。她说,徒步还不仅仅是走路、看风景,还需要徒步装备和知识技巧来配合,是很有趣的一项运动。 时至今日,她每年暑假都还会来到五台山,和老友们相约徒步。 修炼进阶 网络平台开账号分享徒步经历 堃堃告诉记者,现在她每一次徒步,都会制定详细计划,比如花费时间、交通工具、住宿、餐厅等一切都要做好攻略。这也是户外徒步的步骤之一,既是热爱也是享受。 “我很享受一点一点进阶的感觉。”对于堃堃来说,这种感觉,是她走过一段段路途时,渐渐探索身体的极限和潜能,熟练地掌控;是不经意间看到的自然美景,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因为还是学生,堃堃一般会利用周末和假期去徒步探险,在四川勒多曼因山、云南雨崩、江西武功山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说,几乎每一次徒步都会有意外发现。 在南川金佛山徒步,偶然闯进神秘山洞;摸黑赶路,偶遇五台山粉调的晚霞……辗转了众多山谷,但依然不变的还是那份对徒步的热爱。“当你见到这些景观的时候,所有的疲惫都会一扫而空,我想这或许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堃堃说。 目前,堃堃在网络平台创建了一个名为“野人张”的账号,分享自己的徒步经历。下一步,她计划前往四川结斯沟穿山洞。 知识帖 徒步装备需要带啥? 如果你也想尝试徒步,不妨来听听堃堃的建议: 1.一双适合徒步的鞋。户外徒步需要走很久的路,选择一双舒适、防滑的鞋子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整个徒步过程不会过于劳累。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登山专用鞋。 2.一件雨衣。无论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是否有雨都必须携带,山里的天气阴晴不定,也许上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就狂风暴雨了。 3.一个20L的小包。包里面装上一天所需的水、食物、防晒帽子以及两个登山杖。 4.一个好的心态。在徒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既然选择了就在自己身体的允许下坚持下去,也许路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柏雨欣 实习生 王雯 韩嫣然 受访者供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