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美丽的桥 文/鄢璐 最近,“星际穿越”这个词刷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横跨大江南北的白居寺长江大桥成了网络流量明星,不少人慕名而来,打卡巴南区美丽的桥。 据《巴县志》载:“巴以水名”,其中详细记载了域内密布的条条溪流,记录了绿沟溪双星桥、花滩溪雁滩桥、三品桥等等随处可见、形态万千的大小桥梁。 岁月更替,这些漂亮的古桥依然静静矗立,连通古今,在诗里、在书里、在画里、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里,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时下,春节档影片正在各大电影院火爆上映。重庆导演郑正的电影《爸爸的晚餐》让人印象深刻。郑正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一开始,他就预设了3个场景——一棵硕大的黄葛树,一条乡村的石板路,或者一座古老的石桥。“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而当我看到那座老石桥时,觉得十分符合剧情的要求。” 郑正所说的老石桥,正是位于巴南区东温泉镇双星村的双津大桥。“大桥形制完整,桥的两头都有黄葛树,靠岸边的一头还有通往乡村的石板路,完全符合电影的情节。特别是两桥之间的那条石梁(当地人称为海坝),是当地乡民赶场的集市,电影中父亲买菜、买鱼,再步行回家,都是同一个场景里完成的。”近年来由于观景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双津大桥已被淹没,影片中熟悉的乡音以及双津大桥的场景,勾起了无数人的乡愁。 从双津大桥绿沟溪往上游不到一公里处,原有一座建设时间稍晚于双津大桥的双孔石拱桥双星桥,这是巴南区现存207座古桥中最大的古桥。《巴县志》载:“双星桥,双胜乡,绿沟溪,石材平式二洞,八丈,清同治十一年募建。” 这座石拱桥现已经整体搬迁至东温泉镇河岸村永福坝保护。远远观望双星桥,桥身雕刻的“奎壁联辉”四个大字遒劲有力,相传天上的奎星和壁星都是吉祥的征兆,它们出现的时候,都是修桥建房的最佳时节。奎壁同在,寓意好上加好。 近代英国著名的汉学家庄延龄更是对老巴县的石拱桥赞赏有加。在重庆领事馆工作期间,庄延龄曾亲自组团探访渝黔古道。出发后不久,一行人就到了鹿角乡万福桥,这座单孔石拱桥长十一丈,隐匿于山林之中,更显秀美气质。经过界石场跨越花滩溪的雁滩桥,他认为“这是一座非常精美的三拱桥”,同行人甚至感叹“似乎哪怕仅仅是水坑一样的小溪,也值得修建一座漂亮的石桥。”跨越花滩溪的雁滩桥野趣横生,架起了老巴县的历史风貌,桥两端是夕阳洒在古道上的沧桑,桥下是流淌不息的花滩溪。让人不自觉想到沈从文那句“在青山绿水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一路向南,庄延龄来到了烟波场,又一座精美的三孔石拱桥映入眼帘。桥身上的石纹在箭滩河水的反复冲刷下,变得斑驳模糊,宛如老人饱经风霜的手,印记着时光的年轮。 一座座漂亮的石桥相伴,让旅途变得更加灵动深刻,这些老巴县的石桥,历经时光洗涤,滋长出宽厚博大的人文精神。巴南人爱桥,桥也因此连接了巴南人一生中很多重要的节点。婴幼儿过桥,长辈会在耳畔说一句“过桥了”,寄望婴童平安。上了学,会学到巴南作家戚万凯所写的儿歌《石拱桥》:“石拱桥,弯弯腰,背爷爷,背宝宝,又敬老,又爱小。石拱桥,你真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俗语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古人建造桥梁,就是突破河流天堑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桥梁也是对抗风险灾害、坚韧顽强的代名词。《巴县志》“桥梁表”中,不少桥梁都以“永寿桥”“万寿桥”“从善桥”“万安桥”“太平桥”等命名,一座座桥梁就是一个个勤劳善良的符号,表达了人们克服天堑以祈福祉的美好心愿。 今天,打卡巴南的桥再度成为文旅热点,不少热心网友更是精心制作了白居寺长江大桥“星际穿越”系列主题短视频,展现了一个可爱可亲的新巴南。 (作者单位:巴南区文化执法支队)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