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年画 文/游刚 春节到了,总想让家里显得喜庆一些,贴好了对联,挂上了灯笼,才发现在城市的家里,竟然无法再新添一些内容,比如贴年画。装饰一新的墙壁,搭配讲究的窗帘,透明干净的玻璃窗,哪里有年画的立足之地。而在我的记忆中,贴年画曾是最喜庆、最快乐的事。 那时家在偏远的乡下,房屋是用泥巴垒出来的土墙。到了过年的时候,大人们便想起要贴对联和贴年画,让平日里灰头土脸的房屋,顿时焕然一新。而我们家,那时小孩成群。尤其是我有六个姑姑,女孩们天生爱美,对家里的装扮最肯花心思。到了腊月,姑姑们除了给自己缝新衣裳,还会买回许许多多的年画。 那些年画,于我真是一场奢华的视觉盛宴。年画有着崭新的气息,除了色彩缤纷,更洋溢着满满的喜庆。年画里,一定会有几张胖娃娃抱大鲤鱼,是年年有余;一定会有财神送宝,财神阔冠长髯,笑眯眯地抱着金元宝,旁边几个小胖娃娃抱着金如意、玉荷莲;有举着双鞭双锏的门神尉迟恭和秦叔宝;还有牛郎织女、黛玉葬花、游园惊梦、哪吒闹海……一张张年画,让人目不暇接。 姑姑们嘻嘻哈哈,快乐地贴年画,我也乐在其中,成为她们的小帮手。贴年画时,我们用煮熟了的土豆和玉米调成糊糊,用小刷子刷在年画背面。财神爷贴在堂屋正中,胖娃娃大鲤鱼贴在两旁,另几面墙贴故事类年画,门神当然贴在堂屋最大的门板上。不一会儿,年画贴好了,新年的味道,也就溢满了整个家。 慢慢地,姑姑们陆续出嫁了,买年画贴年画的事儿就落在我们的手中。年画的内容也随着时间的迁移发生着变化,除了门神和“年年有余”,还加上了“走向新世纪”“奔向2000”等内容,那些年画里,飞船遨游着太空,铁路延绵在祖国的山河,铁牛耕犁着田野,繁花簇拥着小楼,轿车奔驰在乡间,处处都是世外桃源…… 前些日子,我买了好几张年画回家,却发现城里的家,墙壁早就精心装饰过了,年画只能放在书房里,偶尔打开来看看。只是,心中那份对年画的情结,却挥之不去。 一次遇见一个老乡,谈及贴年画的事,老乡说:“现在的乡下,对联是必须要贴的,只是贴在墙上的年画的确少了些,但是你看,如今的城乡,处处风景如画,老百姓的生活甜如蜜,以前的年画全都变成现实生活了。这样的年画,才是最美的画呢!” 我不禁连连点头,老乡的话道出了真理。最美的年画,不仅是要贴在墙上,更是要贴在大地上,贴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如今的年味生活,处处都是美丽的年画。 (作者系开州区作协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