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牟方根:彩船划得新春乐

2024-2-20 09:1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彩船划得新春乐

文/牟方根


“划彩船哟哎哟,船开头噢划着……”甲辰龙年春节,携妻女回老家院子陪父母过年。正月初一的早上,母亲刚打开堂屋门,便迎来了一支由四人组成的民间彩船队。其中一人摇着彩船,一人扮演艄公,一人说唱四言八句,一人敲打锣鼓,挨家挨户来给院子里的人拜年。

划彩船,俗称跑旱船,是渝东北一带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是模仿驾船而创作的一种歌舞形式,一般在春节至元宵节表演。所使用的主要道具是彩船,用竹木、彩纸精心制作而成。主体呈船形,大约三米长,两米左右高。船儿的两头尖尖,船舷四周分别竖立一根篷杆,篷杆支撑起似船顶的遮盖,船身皆用彩纸裱糊,四周垂下金色的丝带门帘。

我们所见到的这支彩船队伍的主角——摇彩船的“花幺妹”,由一位老大爷男扮女装,“她”扮演得惟妙惟肖:上身穿着一件大红灯芯绒棉袄,下身穿着一条上世纪80年代时兴的“喇叭裤”,脚上穿着一双图案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绣花鞋。“她”那化妆得很白净的脸上涂有两朵红晕,眉毛被画成线条优美的柳叶状,头戴一顶女性飘逸的假发套。摇晃起彩船来,“她”的身姿婀娜灵巧,跟“资深美女”般好看耐看。

走在彩船队伍中间,手持划桨,模拟划船的那个人,被称作“艄公”,也是一位大爷。我们看见,他手握一块桨板,身穿一套古时秀才的青衫,腰束宽带,头戴簪冠,额头上涂抹三条粗墨线,嘴唇两角画着八字胡须,让人忍俊不禁。

紧跟在后面敲锣打鼓的那个中年男子,担任“乐手”,他一手敲锣,一手打鼓。

划彩船,尤其是在新春拜年,更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言子儿先生”。“言子儿”是重庆方言中一种乡土味儿非常浓厚、极具趣味性的语言表达,在渝东北地区甚为流行。彩船队在乡下给住户人家拜年,是为了顺吉言、图吉利,得唱“彩船喝彩曲”和“彩船讨封歌”,“言子儿先生”的地位及其作用显而易见、不言而喻。

彩船队给我们家拜年时,领头的那位会展言子儿的“言子儿先生”是这样唱起“通用彩船喝彩曲”的——

“划彩船哪,哟哟,拜新年哪,呀嗬嗨。敬拜主家,呀儿哟,先敬大富,划着。哟哟,呀嗬嗨。再敬大贵,划着。”

“划彩船哪,哟哟,送祥瑞哪,呀嗬嗨。祝愿主家,呀儿哟,年比年哪,划着。哟哟,呀嗬嗨。年胜年哪,划着。”

在我们家划彩船进行拜年的过程中,彩船队伍还由“言子儿先生”领唱、其他人附唱了“十拜彩船讨封歌”——

“欢天喜地划彩船!”“哟哟!”

“来到贵府把年拜!”“那嚒!”

“一拜全家好!”“呀嗬嗨!”

“二拜收入高!”“划着!”

“三拜儿女孝!”“呀嗬嗨!”

“四拜幸福绕!”“划着!”

“五拜五谷丰!”“呀嗬嗨!”

“六拜六畜旺!”“划着!”

“七拜身体好!”“呀嗬嗨!”

“八拜无烦恼!”“划着!”

“九拜平安罩!”“呀嗬嗨!”

“十拜乐逍遥!”“划着!”

祝福完我家,彩船队又赶紧到下一户人家去划彩船、继续拜年了。他们或划或唱,让乡村过年的场景格外热闹,鸡鸣犬吠中也洋溢着新春欢快的气息……

(作者系万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