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立志当女警吗?” “起初是顺应了父亲的心愿。” “那现在呢?” “长大后才逐渐懂得,父亲有父亲的道理。为人民服务才是最大的光荣。” 这是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技术检验支队副支队长邱媛媛藏在内心的话。从警20余年,她跟大多数女性一样,热爱生活和工作,直白、真实,又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女承父业,警察情怀牢记在心 邱媛媛的父亲是一位老民警,要问父亲对她的影响,她说,那些年,有人提着礼品上门找父亲帮忙,父亲毫不留情就将人推出家门。 小时候的邱媛媛胖嘟嘟地,成绩也不错,但有些内向。父亲最大的心愿,是想她报考警校。2000年9月,邱媛媛考进了重庆市警官职业学院,父亲乐开了花。 一晃眼,从警已20余年,当她再回头看,她似乎才理解了父亲的用心。 “也许,父亲希望我考警校,是希望女承父业,为社会和人民多做贡献。我能感受到父亲强烈的警察情怀,他认为,哪怕是微小的贡献,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父亲现在退休了,我会把这种情怀牢记在心,继承下去。”她说。 曾是辖区最年轻的社区女警 今年42岁的邱媛媛,毕业后,去到了重庆市公安局防巡总队当民警,在那里刻苦训练,练就了一身好本领。 2006年,她加入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土湾派出所,成为当年辖区内最年轻的社区女警。该街道包含民主、新生、模范、京华院、工人等多个社区。由于辖区老厂居民较多,存在一定社会矛盾,所以协调各类棘手的社区警务工作成为难题。 “一名24岁的年轻女警,该用什么样的口吻和戒毒释放人员、缓刑人员对话呢?他们年纪大部分在40岁以上,内心有悔恨,也有迷茫,更需要鼓励,我该怎么做才好呢?”邱媛媛说,为了和辖区特殊人员快速建立信任和良好沟通,她还真算是“偷师学艺”,多看、多听、多记,成为了她进入社区民警角色的关键。 “其实当年我很不解,带我的师傅怎么就放心我去做这些工作呢?后来师傅告诉我,只有去深入群众,感受群众之需,解决群众之急,才能真正实现社区民警的工作价值。”她说。 “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 实际上,邱媛媛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多面手。在从事基层民警之前,在重庆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日子,也令她非常难忘。 “这里有人吵起来了,你们快来!” “喂,110吗?这里有一名小孩,找不到家人了!” …… 那里总是灯火通明,电话声连连不断,民警们三班倒,每人每天将近接上百个报警电话。邱媛媛还记得,当报警人情绪激动时,她必须迅速反应,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记录下具体位置,一边向各辖区警力发出调度信息。 “年轻时我性子急,但报警人反映的问题更急,需要我耐住性子去分析和传达。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沉淀,我的沉淀就是从这里开始。”邱媛媛说。后来,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便成为了她的座右铭。那句“您好,这里是重庆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口头语,也令她深刻感受到,每一通电话背后,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满信赖。 “很幸运自己能成为大家信任的人。”邱媛媛说。 穿上这身警服,她骄傲不已 2010年,邱媛媛成为了孩子母亲。除了要保持女警本色外,她还要同时当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也迎来了她职业生涯的转折。 在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经侦支队工作期间,她主要负责整理案件档案,收集破案进度,撰写相关简报等。即便主要负责内勤工作,也以另一种方式,竭力与“打假”民警一道,共同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也在这一年,她竞争上岗为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办公室副主任一职,负责总队的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十余年来,她坚持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利用各种机会迅速给自己“充电”,保障总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从一名业务“小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警保民警。“正是有了每个岗位的历练,老百姓的信任,同事们的支持,父亲和师傅的谆谆教诲,才让我有了更多进步空间。”如今的邱媛媛,果敢而坚韧,穿上这身警服,总是骄傲不已。 连续多年荣获年度优秀公务员称号;2020年获年度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党务干部;2021年获年度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这一路走来,邱媛媛不断在付出中收获荣誉。为重庆公安事业奉献自己的女性力量,这无疑是邱媛媛终身的职业选择。 她说,她这名“80后”重庆女警,如今正青春,将继续保持热情奔赴在一线,她时刻准备着!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张春莲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