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公园的启示 文/朱一平 第一次见到石漠化公园,是在云南弥勒的太平湖。那是一座由鹅卵石、大小石头、沙砾构成的山峦,上面长满了圆的扁长的长棍的巴掌形的;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仙人掌,好像天下各种的仙人掌聚集于此展览。整座山体锋芒毕露,让人刺心畏惧。它旨在告诉人类,石漠化后的土地,只能长出这类植物。 来到太平湖,看到绿树排排,环绕湖面的斜坡上长满各色花草。最醒目的是一侧斜坡上,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花草种植了巨大的美人头像,湖周边有绿色藤蔓编织的孔雀、大象、熊猫……这是一个现代人造公园。弥勒还有一处当代人造景观——东风韵。其称谓五花八门:“万花筒”“红酒瓶”“蚂蚁巢穴”“燃烧的火焰”“外星人城堡”——其实就是一大堆胖乎乎,由红砖砌成的一堆雕塑,绝妙处在于没用一根钢筋、一粒水泥、一颗螺丝钉,全由红色砖头交错搭建而成。其中的建筑技术更让人好奇。这堆庞大的红色雕塑群,矗立在纯蓝的天空下,醒目震撼。既然可以任意想象,那就是当代艺术的妙处了。没有看到有关这组雕塑的灵感来源,根据我之前在抚仙湖帽天山化石博物馆看到的,猜想东风韵雕塑的灵感,来自当地渔民原始的打鱼工具——竹条编织的硕大鱼篓。云南湖泊众多且辽阔,鱼类繁多。弥勒也是如此,民间生活,从来都是艺术家的沃土。 因这组似是而非的雕塑,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地前来打卡。我也不例外,围绕其左三圈右三圈,拍呀拍,看呀看,乐此不疲!细想一下,凡是流传几百上千年的名胜古迹,总得有个开始,如黄鹤楼、岳阳楼、雷峰塔……千百年前也是平地而起的。由于建筑美妙,加之文人赋诗题词,代代相传,便成为名闻天下的胜地了。没有开始就没有后来,但愿“东风韵”经得起时间这把双刃剑。 后来得知,太平湖和东风韵这两个景区,都是在石漠化的荒地荒坡上打造起来的。它们都很庞大开阔,随便一逛就得好几十分钟,不是绿树就是大片大片的奇花异草或湖泊,悦身悦目悦心。这是人们迷途知返,化腐朽为神奇的例证。只要坚持不懈保护生态环境,石漠化土地也会变身青山绿水。 (作者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