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箐华:化龙桥的文艺范

2024-4-1 09:3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化龙桥的文艺范

文/箐华


多年以前,过年时看彩车游行,是化龙桥的孩子们最期待的文艺大片,特别对“车幺妹”和“蚌壳精”的表演印象深刻。

一座迎春牌坊立在化龙桥华村,高耸如城门,上面写着“欢度春节”。这是游行队伍的起点,上午十点,人头攒动,扎在人堆里的孩子新衣窸窸窣窣地响,围着“车幺妹”和“蚌壳精”装模作怪,眼里燃着一把火。

街边高悬的大红灯笼,昼夜通红。把舞台搬到卡车上,是展示企业丰富雄厚的文艺实力,唱响时代的劲歌,也是对父老乡亲的新年慰问!

铜锣鼓镲骤然爆响,彩旗招招,人群沸腾。“车幺妹”“蚌壳精”站在马路中央,十字步交叉步,一颤一甩,彩绸柔如云雾缭乱。紧随大头娃娃、叉伞、丑婆,踩着鼓点亮相,开肩抖胯猫步,齐唰唰、齐唰唰!

“车幺妹”手把栏杆,娇立。在艄翁划船动作下翩翩起舞,花脸作逗。“车幺妹”男扮女装,擦着胭脂粉,粗腰系一红裙,裙边滚一道嫩绿黄花边,上身红绸半衫,袖口领边扎了指拇宽的睡莲梅叶型图案,脚蹬菊瓣散开的绣鞋。黑红脸上,粉也盖不住的黑,更挡不住他俏皮的笑。

“蚌壳精”双人舞。身披霞彩,竹篾编的蚌壳,一圈无骨软边,配上粉色绸,一开一合,煽情呼吸。渔夫一旁站立,手执渔网,戴斗笠,背鱼篓,左逗右试,冲进去拉蚌壳精回家煮饭。不料,手被软边骨夹住,好不容易抽出,痛得打转,不停地甩手,大人孩子狂乐。有趣的爱情情节,巨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带来的快乐,是那个时代真实的春节,有年味,又有文艺范。

“车幺妹”在清朝末年叫小车舞,又叫划彩船,车灯,跑旱船。“蚌壳精”起源于民间传说,年轻小伙以打鱼摸蚌为生,娶不上媳妇,便创造了神仙妹妹蚌壳精,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