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周子萱:逆境中的苏东坡

2024-4-1 09:57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逆境中的苏东坡

文/周子萱

“除夕时闻爆竹频,不闲锣鼓闹红尘。开元复始风潜暖,一夜天苏万丈春。”春节,人们常吟诵苏东坡来自九百多年前的《守岁》诗。

苏东坡,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这么多人崇拜他、爱戴他?为探究竟,我和妈妈来到了海南儋州的核心景观——东坡书院。

春节,参观东坡书院的游人络绎不绝!书院内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草木繁花,风景秀丽;我们围绕着载酒亭、载酒堂、东坡祠、钦帅堂、钦帅井、望京阁、陈列馆、边走边伫立观看。

东坡书院,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谪海南时居住和讲学的地方,他一生三次被流放,命运坎坷。

我除了读《苏东坡传》,这还是第一次到东坡书院,了解苏轼在这里的故事。

苏轼,少中进士,却因乌台诗案被谪居黄州,后宋哲宗即位,官至翰林学士和吏部尚书,但又因政治纠纷往惠州贬谪,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谪居海南儋州。

北宋时期的儋州,各方面都落后于中原。夏天极其潮湿闷热,秋天雾气重,阴雨连绵,家里的东西都会发霉。可是,苏东坡却没有一丝消极懈怠,而是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盖陋室,制墨,到乡间采药,整理杂记文稿,写诗文赋,这些事让苏东坡精神上十分充盈。

他到儋州,兴办东坡书院,教穷人读书,还教出了海南史上第一位进士。

回顾乌台诗案,他本要死了,却不畏死亡,反而是坦荡地去直面现状;他在惠州那瘴气横行之地,仍倾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他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尘世中的起起伏伏,保持着博雅的人生哲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苏轼的茅屋落成后,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而且是“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说明这位伟大的诗人,只要有了安身之处,就把世俗中的烦恼忘得一干二净,是位多么洒脱高尚的人。

苏东坡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回首今昔,每一个人都有着人生低谷,我也一样。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遇见难题,都不要消极,而是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它,解决它。

(作者:重庆一中名校联合中学初一13班)


编辑:戴林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