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谭竹:那一抹青绿

2024-5-20 15:27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那一抹青绿

文/谭竹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起名可能是因为《千里江山图》这幅画的色彩主要是青绿两色,“只此青绿”的字面意思是“唯有这青山绿水”,有赞美大好河山之意。工笔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18岁时绘制。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再现了王希孟创作此画的过程,可称之为舞绘《千里江山图》。

剧中将一位故宫的研究员设为“展画人”,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讲述他穿越回北宋,见证王希孟是如何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全剧采用了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在舞美设计上,由三块朝里弯曲的长方形幕布构成,如同展开的画卷。当灯光亮起,舞台上重现了旧日时光,清冷的月下,年少的王希孟挥笔作画,伏案睡着了,展画人轻轻为他披衣……

纯白的幕布上可以投射各种光来造型,如一枝斜斜的枯枝、一个门框、一些书法的字、一轮明月……不仅是一片青山入画来,也是过往岁月的徐徐展现,那些消失了的人们、那些辛勤的劳作、那些不知是否依旧的山水、那些再也无人知晓的悲欢……都重现在了我们眼前。在“入画”这一幕里,地面是一圈圈可以旋转移动的,白衣飘飘的王希孟手执毛笔在正中的圆圈里作画,笔下的那些人物围绕着他旋转着。当那些画中人物沉默地穿过他,排成一行定格成一幅画时,他为完成了心血之作而激动地号啕大哭。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所写长诗《变形记》的最后说:“吾诗已成,无论大神的震怒,还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此时此景,把“诗”换成“画”也是一样的,我想王希孟肯定也有着同样的心声。

最美的是由青年舞蹈家孟庆旸领舞的那段舞,她和十几位身着青绿衣、梳着高髻的仕女款款走来,她们用双手捂着嘴,长长的衣袖垂下来,身后的衣裙也是拖尾的,让人想起“蜿蜒”一词。古有西施捧心,今有青绿捂嘴,造型都十分古雅。舞蹈设计了“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唯美的造型动作,用来表现画中的不同形象。这一刻,人如画,画如人。

舞中最让人惊叹的是那和地面平行的下腰,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整个人朝后仰,慢慢向下直到和地面平行。这个高难度的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被称之为“青绿腰”。真的是诗里描绘的“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呀!据说这个动作是为了表现“横亘如山”,而高高的发髻也隐喻着山峰。这段舞曾登上央视春晚,惊艳了众人。据说在春晚结束后仅仅半小时,这个节目就被回看了数十万次,网友纷纷留言感叹:“美哭了!”有诗形容:“江山千里画中人,发髻危危点绛唇。水袖清灵青绿炫,纤腰曼舞若天神。”

和《水月洛神》《沙湾往事》等舞剧比起来,《只此青绿》的舞蹈没有那么多,也跳得没那么激烈,很多时候只是一组组的造型。比如扮演各种劳作的人们,拿着劳动的工具,做着各种造型。光线从白天渐渐变成黄昏,再慢慢过渡到黑夜,显示人们一天的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仕女缓缓地从一扇门走过,光影迷离,似真似幻。剧中多有抬头望月的动作,凝神望月,月照古人也照今人。一些人物只是伫立在那里,随着地上转盘的转动而绕着王希孟转。却让观众领悟到此时此景所想表达的:王希孟作画时脑中掠过的形象。这样的处理是符合该剧想要表达的主题的,并且使这部剧整体具有了一种端庄、大气和沉静的气质,一种古朴、凝重的历史感,成功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部剧,那就是“美”。整部剧审美在线,无论是布景、服装、动作、姿态、色彩……都非常美,打动人心的,是东方美学。我们曾经有过这么多、这么美的东西,无论是音乐、舞蹈、服饰、建筑……我们真的应该停下匆匆的脚步,回望一下我们来时的路。

隔着时光的长河,我们只能凭着《千里江山图》去想象北宋时期的繁华和秀美山河,而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我们沉浸式“赏画”,让那一抹青绿,在千年之后又一次惊艳了世人。的确是“汴梁繁华成旧梦,只此青绿留人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表达,当舞蹈与绘画相融,碰撞出了耀眼的艺术光芒。青绿千载,山河无垠,那一抹青绿穿越千年,久久地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