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 文/刘硕良 青春是长江沿岸的纤夫,喊着沙哑的号子,背着沉重的纤绳,拽着乌篷船逆流而上,堪比许褚拽牛尾,不为果腹而折腰; 青春是响彻云霄的防空警报,急急忙忙,四处躲藏,声声巨响,房无片瓦,血染两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青春是红岩村传出的一串串电波,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利剑,削去腐朽的肌体,斩断卖国的幻想,传递民族命运的呼声; 青春是南山下的一份《挺进报》,虽是襁褓中的婴儿,她的“母亲”陈然,却永远定格在了26岁,不负韶华,高呼“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由,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青春是渣滓洞的江姐,竹签穿指,烙铁烫胸,坚贞不屈,恶狠狠对敌人吼到“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 青春是南泉的枪声,一路高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刘邓大军,直奔南泉,打响了解放重庆第一枪,奏响巴渝大地的新篇章。 青春是一座英雄的城,新中国西南局机关驻地,新时代战略支点,焕发着无限生机和活力; 青春是盛开的山茶花,经受了严寒的考验,闻着春的芬芳,巴山夜雨沁润,绽放出血一般的灿烂; 青春是郁郁葱葱的黄葛树,扎根岩石间,无需浇灌,长成炎炎夏日的盖,傲立冰雪间的一抹绿; 青春是雾都挺拔的桥,不畏江水湍急,不惧悬崖峭壁,飞架南北,化天堑为通途; 青春是山城蜿蜒的路,坚如磐石,韧如钢铁,曲折盘旋,直插天际,展望未来; 青春是朝天门起锚的船,揣着梦想,带着希望,扬帆起航,驶向诗和远方…… 后记: 五一假日,我到老干部杨长寿家中看望,杨老今年 98岁,是一名抗日的老八路,他用微弱的声音,又给我讲起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故事。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到达正阳县汝河北岸黄刘营附近,发现国民党部队已控制了汝河南岸渡口,此时后面尾追的国民党军3个整编师距离刘邓大军已不足30公里。面对严峻的战斗形势,刘伯承说出了那句在中国战争史上熠熠闪光的名言:“狭路相逢勇者胜!”每个战士都喊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口号,冲向汝河,与敌人奋力厮杀,最终刘邓大军强渡汝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党中央战略决策。这一场战斗,是杨老的亲身经历多场战斗之一,每每讲到这时,他的声音都特别洪亮,仿佛又见到那个血战沙场的青年。解放后,杨老就一直在原涪陵军分区和重庆警备区工作,为这座城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换来了这座城的蓬勃发展。 此文献给杨老和他可敬的战友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作者系重庆警备区第三干休所所长)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