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父亲教我吹笛子 文/牟方根 我是1992年参加的高考,考试时间在7月的7、8、9日三天,比现在的高考整整晚1个月。顺序上是先填报志愿,后参加高考,不像现在高考分数出来后才选填志愿。 高考结束到分数公布前的那段日子里,我的情绪是波动的:一方面,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熬出头”了,得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弥补多年来寒窗苦读的艰辛。另一方面,我忧心忡忡,自己的文化功底究竟如何,高考最终能考得怎样的分数?我甚至不敢去设想,高考一旦失利,就像是精心搭建的城堡在瞬间崩塌,那将是何等伤感与失落…… 这一切,父亲看在眼里。7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有如薄雾般的月光袅娜地洒下银辉,朦胧地照射进屋来。父亲特地来到我的卧室,与我谈心:“儿子啊,高考后如何心理调节,十分重要。首先,你要认识到,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它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一个节点,是高中生活的结束,也是未来新生活的开始。你不妨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将来,比如考上大学后怎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为之去努力。即使今年没考上,你可以选择复读,从头再来、东山再起……” 子夜时分,皓月当空,银河闪烁,星辰璀璨,这一刻的胜景,仿佛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忧愁,沉醉在曼妙中。父亲又想到了什么,提议道:“要不,我来教你吹笛子。”于是,父亲返回他的房间,从书桌的抽屉中取来相伴他多年的笛子。 笛子是民乐中具有代表性的横吹木管乐器,父亲是方圆百里的“吹笛高手”。他吹出的笛音,很动听、很悦耳: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悠扬低诉,时而跳跃欢悦,时而细腻婉转…… 在父亲的精心传授下,我从吹笛子的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练起,逐步熟悉了“颤”“叠”“振”“打”等演奏要领,进而掌握了颤音、虚颤音、波音、叠音、打音、吐音、滑音、剁音、强音、泛音、历音等难度技巧…… 7月25日中午,我正在家里学吹笛子曲目《小白菜》,从高中学校传来喜讯:我以463分的高考成绩,超过专科投档线8分。那天的笛子,我吹得格外欢快活泼。 9月3日,我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重庆文理学院)政史系政治和历史教育专业录取。入学之后,凭着吹笛子的“雕虫小技”,我被推选为班上的文艺委员。 高考后,选择学一项特长技艺,不仅可以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还能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想到此,让我再说一声:父亲,谢谢您! (作者系万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