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回眸 文/戴馨 几年前,也是酷夏难耐,我们乘车沿岷江一路西行,向四姑娘山进发。在翻越海拔四千二百多米的巴朗山口时,有的乘客开始出现高反症状。但是,当四姑娘山的风姿终于展现在眼前,大家不由精神一振。山路蜿蜒,蓝天明净,星星点点的牦牛斜斜挂在绿甸上,我们仿佛立在云端。远处,四座晶莹的雪峰跃然而出,超凡脱俗,好一幅海市蜃楼的景象!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它并不纤弱,而是像个大汉端坐在那里,显得魁梧雄壮。夕阳西下,金光浮动,圣洁异常。传说四位姑娘是一位山神的女儿,为奸人所害。后来她们的坟墓化为四座雪峰,受日月精华之润泽,她们复活了,成为此地的山神,庇荫着一方百姓。每年五月初四,是四位姑娘羽化的日子。这时,方圆百里的群众都会聚集一起,燃篝火、烤全羊、喝青稞酒、围跳起欢乐的锅庄舞。记得当时我买了两坛咂酒,上台阶时手一滑,摔碎一坛,顿时一股醉人的米香扑鼻而来。 时隔多年,再次到访,一切还是熟悉中的模样。清风拂面,沁沁地凉。坐在去双桥沟的游览车里远望,从山顶垂直向下依次分布着雪峰、冰缘、草甸、森林,一派典型的高山特征,静谧宁静。难怪古人赞道:“山造奇绝树造景,水写晴空云写情。落霞含烟千里路,不见风雪夜归人。”号称“东方的阿尔卑斯”,它的确当之无愧。到了秋天,这里的天色更加高远,山中斑斓绮丽,更有妙趣。 正值雨季,空气和土地都变得潮润,山林却被洗涤得越发葱翠。雨停了,空中到处积起薄薄的云。和朋友们走在栈道上,背景层次分明,浅绿的草甸、油绿的森林、黛蓝的群山,以及雪线上晶莹的雪峰。几朵白云时而凝固地挂在草甸上方,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时而化为轻烟消失不见。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是一张大片。枯树滩尤其别致。这是溪水回旋形成的一个静静的湖泊。浸泡在湖里的枯树一根根、一排排,依旧粗壮有力,枝干直向云天,虬枝缠绕,枯树的褐色与背景葱茏的森林,远处皑皑雪山、巍巍蓝天搭配在一起,丝毫不显突兀,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地融为一体。 沁人肌肤的雪山之水,泛着浓酽的绿意,在人参果坪流速渐慢。两岸奇峰相对而出,溪流从远处两山的交点处流过来,滋养着脚下大片绿色的草滩。溪边,是一棵斜斜向河中延展的老树,不知它在这里立了多少年了,只见它的身姿宽厚,顶端不知什么原因被劈开,枯萎了,但下面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自然之奇特,就是不受打扰地与世界共存,是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当好好珍惜。遥望巍巍雪峰,始终伴随你左右,又与你若即若离。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令你始终保持一腔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因为时间关系,这次只游览到一条沟。想起以前,策马奔腾在长坪沟的情形:穿枝打叶,风声树影快速后退,充满速度、力量、征服的喜悦,自内向外喷薄着激情的感觉,真是十分美妙。回眸四姑娘山,愿雪山之水,永远洁净无瑕;更愿它滋养的这片土地,远离尘世的浮躁,值得所有人以心灵相托。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统战部)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