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地果 文/甘国蓉 朋友在微信圈里晒出一组红彤彤的地果图片,艳煞旁人,并附文字:“朋友,认识它么?”呵!岂止是认识,对于那些小时候刨过地果的人来说,这种野果有着太多的岁月情怀! 地果,别名地石榴,野地瓜,桑科榕属植物。叶坚纸质,叶片成椭圆形,叶片上经脉突起。茎呈棕褐色,茎和叶均含白色乳汁。如果不小心弄断叶片和茎藤,断处会流出白色液体。这液体一旦弄到衣服上,不易洗掉。地果藤自然生长在低山区的山坡,长在田埂边、沟边、灌丛边、路边等地。它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藤本植物,或许是因为在野外生长久了,就越发变得坚韧。地果藤通常是成片生长,藤上长出的根须紧紧地抓住泥土,从中汲取营养。它的果实小而圆,未成熟的时候是青色的,成熟的地果红彤彤的,味道甜美。 儿时的我们,没有多少水果与美食可吃。地果无疑是我们眼中的好东西。那时的我们特别好奇它的花长啥样,可始终都没见着。后来才发现,它是无花果的“亲戚”。都说“六月六,地果熟;七月半,地果烂”,可我们这群贪吃的孩子哪能等到六月六,五月下旬就开始寻找是否有“早熟”的地果。 吃过午饭,等大人们都睡觉或者干活去了,我们几个伙伴蹑手蹑脚地来到约定地点。在确定没有惊动家长的情况下,我们来到了地果藤最多的地方。一到目的地,大家赶紧趴下来,专心地扒拉起来。那时候,没有干净而结实的塑料袋,但我们却有桐子树叶,有南瓜叶。这些装备,我们早已准备好。由于时节比较早,大多数地果处于青涩的状态,但我们仍不愿放过,试图把它们刨出来尝尝,确认一下是否可以凑合着吃。一个小伙伴大声叫道:“可以,还有点甜呢!”这句话很是鼓舞人心,伙伴们便不再犹豫,赶紧认真扒拉着地果叶,唯恐一马虎就错过了几颗。 我是这群孩子里年龄最大的,自然经验也比他们更丰富。我一眼就选中了一块地果藤比较茂盛的地儿,然后趴在地上,用手快速地翻着地果叶,看看下面有没有我想要的果实。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不停地翻找下,我终于发现了一颗地果。仔细一瞧,它却不是一个善茬儿,不偏不倚地长在了地果藤的正下方。这藤紧紧地贴着地面,让此时十分激动的我有些犯难。直接用手抠出来吧,肯定会抠坏,毕竟这颗地果已经十分成熟。我想着用手把它旁边的泥土刨开,然后再取出来。可是,我发现徒手刨开那么干燥的泥土,非常困难。怎么办呢?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地果总不能放弃吧? 咦,为什么不从上面入手呢?有了这思路,我立即寻找到不远处地果藤与地面的空隙处,然后握住藤,用力往上一提,整个长藤被我顺利地捋起来了。我赶紧甩掉它,再看看那颗可爱的地果,还安然无恙地躺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当我拿着那颗“凹”型的地果向伙伴们“炫耀”时,他们纷纷投来了惊讶的目光…… 现在,刨地果的伙伴们都还好吗?或许他们也会在某个不经意间想起这些童年趣事吧。如今又到了地果成熟的季节,家乡的地果应该还在等着我们吧! (作者单位:丰都县双路中学)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