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文/毛晓丽 朋友问我,“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选择做什么?” 我想想说:“还是做老师。” 她说:“二十多年了,还能有那么高的热情?” 我不知如何回答她,但心里明白,我想做的,能做的,只是做一个老师,做一个好老师,做一辈子的好老师。回想当年,监考官问我:“为什么当老师?”我引用一首歌回答他:“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说上一句话语惊天动地,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老师笑而不语。二十多年过去,我才明白,做到这些是多么不容易。 刚送走初三,又新接了初一——50名学生和我,组成新的七年级11班,一切又从头开始。我根据每个孩子的才能、特长设立四级管理制度,从上至下分别有班委、大组长、科代表、专职员。他们各做各的一份事,各尽各的一份职,解放了我,也乐在其中。班长是个大家喜欢的女孩儿,大家亲切地叫她“班班”;副班长是个厉害的角儿,同学们都挺怕她,暗地里叫她“老铁”;最有趣的是那些专职员们,粉笔管理员啦,课桌管理员啦,饮水机管理员啦,信息管理员啦……任务很简单,却做得一丝不苟。比如讲台管理袁袁,是一个胖胖的男孩,他看到讲台上原来的粉笔盒子里又有签字笔,又有粉笔,看起来脏兮兮的不说,老师拿红笔改一下作业,手上就会沾上粉笔灰。于是他从家里带来两个铁盒子,一个装粉笔头,一个装各种笔或其它教学用具,还煞有介事的在外面写上“粉笔”和“杂物”的字样,以便老师好区分——原来,孩子从不缺少审美和创造。 做老师最大的喜悦,莫过于看到一个孩子好的转变。 彭飞,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方面胆小自卑,另一方面又爱惹是生非,成绩一塌糊涂,任何时候,无论何事,在老师面前说的第一句话是:“不是,老师……”,然后一大串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各位科任老师屡次向我“投诉”。我通过家访发现,他母亲在他两个月时离家出走,便再也没有出现。父亲长年下乡,根本无暇管他。爷爷奶奶疼爱他,却不懂得教育,只是百般的迁就和纵容。了解情况后,我与他约定,每天下午放学后来办公室跟我谈心,说说今天的收获、分享快乐的事,反思不足。他开始把这件事当成我交代他的任务或者说是对他的处罚,站在我面前,大汗淋漓,话也说不成句:“不是的,老师,我,我……”我请他坐下,问他:“今天上了哪几节课?哪堂课最有趣……”希望能慢慢地将他的心结打开。 有时候改变一个人只需要一个契机: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个眼神,一次假装对错误的遗忘……记得一次写作文,题目叫《我爱我家》,他写到:“我没有母亲,是她教会了我仇恨……”我看了之后,吓了一跳,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思想?这天下午,我同他谈心一直谈到六点,他临走的时候,深深向我鞠躬,说:“谢谢老师。”我知道,这一次,他是发自内心的。 有一次,上课铃声还没响,我在教室里处理一点事后,发现没带课本,他此时正好坐在我面前,我说:“飞,去帮我把教科书拿来。”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霎时充满了惊喜和激动,甚至有点受宠若惊,他飞快地跑下楼帮我把书拿来。那一刻,我明白他有多么渴望能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做一个有用的人,他正面的存在感太弱了!他仅仅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正是可塑造的时节。就如一棵小小的树苗,就像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扶一扶就能长正。起初他只是个美术科代表,还是副的。每周收一次作业,现在他是数学科代表,每天都要收作业,他很骄傲我委以他的重任,只要看到我在教室,他总会问:“老师,要不要拿东西?”或者故意站在我的面前,以便我有事可以随时叫他。多可爱的孩子啊!虽然他的成绩还是在中等偏后,但我想,只要他的心里有了阳光,前途就会一片光明,爱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教好语文,当好初中班主任,并非易事。二十多年来,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他们上高中,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可我还是一个老师,由青年到中年,可面对十二三岁的孩子,在经历无数次生气、喜悦、抱怨、动摇、哭笑不得、自我拯救之后,回望走过的路发现,内心依旧平和安好,仍然燃烧着青春的激情。 今天,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想起一句话:执教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