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点亮村庄 文/洪德斌 近几年,每次回老家的小村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村庄的夜晚不同往昔了。 在我的记忆中,以前每当夜晚来临,村庄就被无边的夜色吞没,到处黑咕隆咚的。村民早早关了门,躲在屋里看电视,或者爬上床去睡大觉。村庄里很少有人活动,只有警惕的狗儿偶尔吠叫几声,破了深沉的寂静。 如今不同了。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从村庄中间穿过。这是一条通往镇上的公路,政府实施亮化工程,公路两边安装了两排太阳能路灯。到了晚上,路灯亮了,发出晕黄的光,把道路照得亮堂堂的。一眼望出去,路灯的光亮随着道路逶迤远去,把浓浓的夜色剪裁开来,又像给夜色铺了一道金色的缎带。 路灯也驱散了村庄的夜色,把村庄的房屋、场坝照亮了,把村民的心儿照亮了。村民们再也不用窝在家里,吃罢晚饭,他们都走出门来,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 我母亲热衷于跳广场舞。跳舞的地点是郑大婶门前的坝子,坝子全部用水泥做的地坪,又宽敞又平坦,因为靠近公路,路灯斜照过来,很亮堂。每天晚上一到时间,郑大婶就把她家的大音响搬到坝子上,插上电,打开开关,节奏感强烈的音乐立马响了起来,传得很远。我母亲和村庄里的大娘大婶们一听到音乐,再也管不住自己的双脚,纷纷朝郑大婶门前的坝子奔去,大家自觉排成队,跟着音乐的旋律动了起来。 “扭扭摆摆,健康可爱。”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告诉我,跳广场舞的大娘大婶们,大多患有疾病,自从村庄有了路灯,大家晚上没事,聚在一起跳跳广场舞,既能提高身体素质,又能愉悦心情,自然都是踊跃参与,乐此不疲。 我父亲对广场舞没兴趣,他喜欢光顾的地方是一个运动场。运动场位于村庄的东边,是镇里和村里出资修建的,虽然不大,但安装了不少健身器材,比如太空漫步机、太极推手、大转轮、跷跷板、单双杠等等,还有一些固定木椅。运动场周边也安装了路灯,到了晚上,明晃晃的,亮如白昼。一些村民忙完手中的活计,陆陆续续来到运动场,一起搞搞健身运动,各得其乐。孩子也爱到运动场上玩耍,蹦蹦跳跳,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好不热闹,让村庄的夜晚不再寂寞单调。 我每次回老家,晚上闲着无事,喜欢和家人一起去逛马路。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我们走在路灯的光亮中,时而与散步的、晚归的村民迎面相遇,热情地打声招呼,或者闲聊几句后,继续前行。不知不觉中,我们就离开了村庄,与田野近距离接触。傍路而行的支渠里,流水叮咚,悦耳动听,路两边是广袤的庄稼地,黝黑一片,看不清种了些什么作物,但夜风轻轻地吹来,可嗅到淡淡的庄稼的清香,可听到清晰的蛙声虫鸣。没有车声,没有人群的嘈杂,只有路灯晕黄的光陪伴着我们。在这样的路上走着,我们心旷神怡,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乡村夜晚的恬静。我明白,这份悠然和惬意,也是路灯所赐予的。 夜渐渐深了,村民们渐次散去,回到屋里酣然入睡。村庄归于寂静,但路灯仍然亮着,殷勤地守护着村庄,守护着村民的梦乡。 在这样的夜晚,我常常心绪难平。感谢路灯,点亮老家的村庄,点亮无数曾经与老家一样闭塞的村庄,给了村庄不一样的夜晚,给了村民更加丰富充实的生活。 (作者单位:巴南区财政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