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程华:其实我们心里都有一个邰晓阳——浅议《打击队》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2024-9-3 09:27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其实我们心里都有一个邰晓阳——浅议《打击队》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文/程华


公安作家吕铮已出版长篇小说20部,包括两度被影视改编的《三叉戟》,以及获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的《打击队》。

凭借亲身阅历和叙述技巧,作者细致逼真地呈现了常态社会下人民警察的神采,成功塑造了猎豹般迅捷、英武的警察形象……从人民文学奖颁奖词中,可揣摩《打击队》的选题指向。

因奋勇拦截可疑车辆而意外破获大案,辅警邰晓阳被特招入警。热情阳光,单纯到冒傻气、执拗得近于“轴”的邰晓阳,刚分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就被兜头一瓢冷水:队里人心涣散,队长卞国强奈何不了从刑警队下沉到打击队的杨威,也奈何不了成天“摸鱼”坐等退休的老洪,只能支唤机灵会来事的辅警猴子,队员们每天开着“花车”(蓝白制式警车)沿街转悠。而历经种种之后,邰晓阳以真诚与坚持激活了这个“拖油瓶”团队,大家齐心协力通过侦办系列小案发现背后案中案,最终冒死让隐形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吕铮的风格依旧鲜明:不猎奇不渲染血腥暴力,而以案件为背景凸显人物形象、人生百态、社会痛点。笔者看来,作品之所以予人以强烈艺术冲击,根子在于一个“真”字。

专业领域高度还原

所谓真实,绝非原样照搬生活,而是从生活中提炼真实并加工成艺术真实。《打击队》以警察为主视角,将不同线索串并、交叠,最终汇入主线推至结局。而对于公安工作的高度还原,无疑是作品“站得住”“立得稳”之根本。

作品中警察涉及刑警、交警、法医、派出所等多警种与部门。尽管吕铮有多年从警经历,但不足以源源提供作品所需养分。好在他多年来广交各警种朋友,善于透过他人的眼睛去发现,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反刍。一线警察身份、深厚的专业储备、扎实的素材积累,让他书写的公安故事尤为真实且饱满。

按摩店现金失窃案、市场电动车被盗案、鱼塘大院赌博案、资本大鳄杀人灭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民警取证、跟踪、抓捕、审讯……描写精准紧丝合缝。作者以绵密细节包括专业术语,写出了当下社会剧烈变迁衍生的痛感,真实再现了一线警察办案过程及个中艰险与酸楚,足以扛住挑剔与审视的目光。

如果说对公安业务的专业化呈现构筑起“真实”的底座,在此基础上对警察群体以及相互关系的描写才有了充分可信度。如处事精明爱喊大词的小满派出所白所,得知群众来所里送锦旗,他赶紧搞“接旗仪式”并吩咐拍照、写简报上报分局;大满派出所刘所上门为破案打击人头理论,“能把死人说活”的白所硬是忽悠得嘴笨的对方怏怏而退;体格性格技能同样彪悍的昔日“刑警之刃”杨威,与号称“刑警之光”的刑警队长牧安明争暗斗剑拔弩张;打击队蹲守中被十几个持械壮汉围困,“老油条”老洪不忘调侃:摆个局好好聊聊?对方不解:什么局?答:公安局。类似专业框架中设置的情节比比皆是,妙趣横生中再现了公安工作的酸甜苦辣,以及公安民警的职业特色与性格特征,读来让人兴致盎然。

人性人心逼真呈现

公安工作是时代流变的晴雨表、世情人心的多棱镜。作品始终围绕打击队设置各种对抗性矛盾冲突,通过案事件与烟火日常交织的复杂场域,描摹出平凡警察面对人生跌宕、命运不公而坚持职业操守的高清群像;通过透视社会痛点、焦点,挖掘人心、人性,投射出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认知,并不断延展、推进、抵达更宽阔的主题疆域。

故事围绕邰晓阳展开。邰晓阳真诚而坚韧,最可贵是有一腔捍卫公平正义的热血信仰。因为他不懂世故圆滑、为办案不顾一切,让身边平庸者暗生嫉恨,让不信任不理解者联手排挤,也激怒了犯罪利益集团,从而数度陷入困境甚至险境。危机重重之下,身边战友纷纷退却,邰晓阳的世界几近坍塌,但他依然选择孤勇作战,直至其无畏与坚持唤醒众人蛰伏已久的初心与使命感,比如邰晓阳的师父杨威。一身肃杀“警察气”的杨威曾令不法分子闻风丧胆,后被诬告蒙冤,消沉避世却内心不甘的他,在邰晓阳的感染下几度振作又几番被现实狠击。最终,他勇敢战胜自己走出阴霾,昔日“刑警之刃”再度出鞘。现实与理想、热血与冷酷的反复拉扯,在杨威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发人深思。

警察不过是穿着警服的俗人。将人物与烟火气融合,人物方能回归人本。老洪以警察的机敏应变挽救了想跳楼的自杀者,“一肚子小账本”的他又颇有市井生存智慧:整天盘算尽早解决非领导职务、给儿子找个名校上初中,可到处求人屡屡碰壁,只有生意人老乌伸出援手,不想是以突破职业底线为交换条件。面对十几万元现金,老洪拒绝的理由令人莞尔:经济账政治账输不起,他不想害了自己和家人。

在一些人信奉中庸圆融、明哲保身的环境里,心思单纯的优秀者几成另类。邰晓阳报到当天遭遇尴尬,大家猜测他能转警全靠与“上面”有关系;最失衡的莫过于辅警猴子:“傻子”居然比自己混得好;同样渴望转警的猴子每遇危险,既想像邰晓阳那样冲上去又怕真的“挂掉”,内心冲突激烈而真实,以致当他从所里保险柜偷走犯罪集团的重要证据时,无论邰晓阳还是读者无比痛心——所幸结尾反转,猴子是奉命放长线钓鱼……

各种磕磕绊绊、焦头烂额、啼笑皆非,各种唏嘘扼腕、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故事跌宕环环相扣,节奏起伏收放自如,细节生动质感斑斓,一众鲜活人物构成大时代民生百态的基座,作品映射着向上的精神力量与温暖的希望之光。

讲五行八作,品百味人生。《打击队》堪称透过公安故事折射时代光芒的佳作。

优秀作品亦有败笔

首先,结尾稍显突兀。邰晓阳执勤遭遇攻击,恍惚中自己奔跑在一组虚实交替的画面中,以此收尾。作者应是意欲与开篇的惊险追逐形成呼应,再则对邰父当年因公牺牲的过往加以交代,以此点出邰晓阳为信仰奔跑的重要内因。尽管有专家对此高度赞赏,但笔者以为,此开放式结尾有突兀、游离而虚浮之感。

二,作品虽巧妙实现了主流表达,但偶有大段“鸡汤”出现,领导层和邰晓阳存在强行说教之嫌。

三、跑友团的栾叔曾被公安机关打击,后金盆洗手过得富足悠闲。一个背景复杂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为了邰晓阳冒着被恶势力报复的风险高调支持警方,此处铺垫不足缺乏说服力。

凡此种种但瑕不掩瑜。在这个充满内卷与焦虑的时代,《打击队》如火炬点亮了故事内外的你我,如明镜照见了依然渴望正义、渴望热血地活着的我们自己。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