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午餐 文/汪万英 “吃饭咯,吃饭咯!小明(我先生)煮了好多好吃的哟。”中午,父亲兴冲冲地从厨房走到客厅,对躺靠在沙发上的母亲说。 “我不饿,不想吃。”母亲撒娇。 “不饿也去少吃点嘛。”父亲劝。 “哎呀,你哪有那么多废话,不准说了。”母亲生气了。 父亲拉母亲站起来撑住助步器后,突然唱起来:“话也不准说呀,哪来的这种说(法)?”用的是土家族古老的曲调,听起来哀婉伤感,好像受了很大委屈一样。 “皇后娘娘驾到!请接驾。”我望着厨房戏谑地高喊。 先生在饭厅应答:“儿臣已恭候多时。恭迎皇后娘娘入座用膳。”母亲走近餐桌,先生和父亲悉心搀扶母亲慢慢落座,给她戴上围兜,放好垫桌布和餐巾纸。 “中午接父皇旨意,母后中午的膳食不再打成糊糊,要原汁原味。您先尝几口,如果吃不惯,儿臣再给您打哈。”先生笑着说。 “小明多好的脾气,实在难得找。”母亲看着先生说。 “千万莫惹到,惹到了脾气也不好。”先生笑着说。 我学着父亲的腔调唱:“小明好脾气哟,实在是难得找。”逗得父母哈哈大笑。我让爸爸再唱,被他腼腆婉拒。 “您若唱歌,妈妈会吃得很高兴。”我怂恿父亲。 “南瓜烩鸡蛋(啰儿),加的是白米饭(欧-啷啰)。”父亲终于用啰儿调开唱。 先生从中打岔,唱:“吃饱肚子(啷啷扯-哐扯),乐开花(欧-啷啰)。” 父亲接着唱:“全靠小明办(煮)嘛(啷啷扯)。”我们笑翻了,母亲乐得合不拢嘴。 遗憾的是,母亲才吃两口就拒绝了父亲的投喂,露出想哭的表情。先生忙哄她:“母后乖,不哭不哭,我马上重新给您打。” 先生将腊肉炒四季豆,凉拌黄瓜、洋葱,蒸鸡蛋、南瓜,炖的一坨肥肉和白菜,煮的虾滑、冬瓜片、火腿肠和油麦菜,舀适量菜汤,加一勺米饭,放入绞肉机,先小键点按几下,再大键长按一分多钟,一钵糊糊就打好了。恰好够母亲的午餐和下午3点、5点的加餐。 母亲抱着装糊糊的瓶子,用吸管嘻嘻呼呼很快喝光,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父亲放下筷子,一直看着母亲吃完,他笑着对我说:“你把打饭菜的视频发给你姐姐,叫她好生学习。二天回来照着做。” “遵命,父亲大人!”我带着滑稽的表情大声笑答。 母亲午餐后坐到沙发上歇息,看着桌上各种药瓶发愁。 “你(一天)不要焦来不要愁,好运在后头。”父亲忽然又唱起来。 母亲深情地望着他,眉开眼笑。 其实我们家是非常严肃的,父母从来一板一眼、不苟言笑。吃饭不准嚼出声,说话不准大声,我们家几乎听不到欢声笑语,非常沉寂。后来父母老了,我们就打趣他们的恩爱故事逗他们开心。近年来母亲越发病重,吃饭困难。我们想让她每顿多吃点,多活几年,于是饭桌上插科打诨、借题发挥。父亲更是积极配合,逗得母亲开心快乐,幸福进食。 父母在,家就在。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和家人共度欢乐时光。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