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的味道 文/刘冲 年少无知时,我曾干过一件荒唐事,跳过中介之物,直接“生吃”味精。 具体是哪一年有些模糊了,反正是在小学阶段。某节课,趁着老师背对着写板书时,同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包,在我眼前晃了晃,神秘兮兮地问:“尝不尝一下?” 见我有些迟疑,同桌得意洋洋地说:“这叫味精,没听说过吧?是我爸带回来的,好吃得很。”一边说一边把小指头伸进小塑料包,蘸一下将小指头送入口中,便摇头晃脑地咂咂嘴,很是享受的样子。 这示范效应颇具诱惑力与煽动性,我也现学现卖地依葫芦画瓢。一种从未品尝过的味道令我十分惊异,先是觉得有一股鱼腥味,再回味,又觉得鲜美无比,好神奇! 下课铃声一响,我俩就快步窜出教室,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两根小指头你一下我一下地在塑料包与嘴巴之间轮番游走。那场面就像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谁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一会儿工夫,一小包味精就被我俩吃掉了一大半。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我们却是贪多受不了。本来已有些饥饿的胃,感觉有一股东西在其中不停翻涌,顿觉痨肠刮肚,饿得有些发慌。整节课,都在不断地咬紧牙关闭住嘴。好不容易挨到下课,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厕所,想呕吐却只是干呕,最后吐出来的是一泡又一泡的清口水。一番折腾下来,嘴唇木然,胃疼心慌,四肢乏力,差不多一个星期都食欲不振,因为吃什么都没有了胃口。 事隔不久,有天晚上家里吃面条,父亲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包,撕开一个小口,往每个碗里抖落一点。待到我时,我慌忙将碗挪开。父亲一怔,说:“你晓得这是啥子不?味精,味道中的精华!添加了这个,味道安逸得很!” 但我依然端着碗背过身去,一副拒味精于千里的架势。父亲也是要强的人,想把自己品尝过的美味加以推广分享,岂容当儿子的不领情,不给面子。“不加味精可以,但你总得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吧。” 迫不得已,支支吾吾只好把吃味精的事给招了。还没等我交待完,父亲又气又好笑地骂道:“你们两个小憨包儿,把调料当主菜吃,这不是瞎胡闹嘛,不伤胃才怪!” 见我羞愧得面红耳赤,父亲便进行正面的引导和鼓励:“不是味精不好,是你吃法错了,怎么能因自己的过错,反而拒绝了美味呢?我这次去成都,吃了加了味精炒的菜、煮的面,味道硬是安逸,才专门买回来给你们尝尝的。不信的话,你加一点试试看。” 尽管不情不愿,但碍于父亲的威严,只好半推半就地让他往我的碗里抖落一点味精,然后漫无目的地搅拌,夹了一根面条送进口中,机械地咂咂嘴。咂吧咂吧中,一股鲜味渐渐弥漫开来,精神不由为之一振,随后就是一小夹一大夹地往嘴里送,一碗面在“稀里哗啦”中吃个精光。这加了适量味精的面,的的确确比只有酱油醋的面鲜美多了,也顺吞多了。 一碗面吃完了,感觉意犹未尽,还双手端起碗,将剩下的汤也喝了个精光。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