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报观察|川渝产业园区跨区域合作的那些事儿

2024-12-14 11:42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联合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配套”体系;实施“互相配套互相采购”推动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飞地经济”形成产业共建……

日前在渝举行的2024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川渝两地一批产业合作园区作交流发言,分享通过“结对子”推动“建圈强链”激活产业新动能的成果。

从2021年以来,川渝两地经信部门分两批对两地35个产业园区安排“结对子”,在产业配套、资源开发、飞地经济等领域开展园区共建。3年多来,这批产业合作园区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协作、错位发展”的跨区域产业合作体系,实现产业链供需精准对接,其中不乏精彩案例。


“两江”有整车“三江”有电池

川渝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配套


每一天,从四川宜宾三江新区“时代长安公司”生产的动力电池电芯,都会源源不断地运抵重庆长安汽车工厂,装配“长安系”新能源汽车。

去年底,长安汽车、深蓝汽车与宁德时代三方合资,在宜宾三江新区合建“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为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阿维塔等“长安系”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配套。

从无到有的“时代长安公司”,正是重庆两江新区鱼复新城与宜宾三江新区共建汽车零部件协同配套基地,推动两地汽车产业配套合作的写照。

▲时代长安宜宾工厂。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两江’有整车,‘三江’有电池,这一完美的产业结合和市场供需配套,是我们创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最大亮点。”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底,鱼复新城就与宜宾三江新区达成合作协议,两个园区联手在汽车产业配套、技术创新协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随着川渝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四川造’锂电池销往重庆整车企业,‘重庆造’汽车又销往四川在内的全国各地,同时重庆还有10多家锂电企业为宜宾锂电池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宜宾三江新区相关负责人称,近年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锂电企业持续布局川渝,带动2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随之落地,形成锂材生产、电池制造、技术研发等全产业链的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2024年10月10日,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两江工厂总装车间,工人正在加紧生产赶制订单,一派忙碌景象。通讯员 王加喜 摄

特别是由两江新区鱼复新城与宜宾三江新区联合在宜宾挂牌共建的“汽车零部件协同配套基地”,成为川渝汽车产业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的场景化载体,目前已招揽入驻产业链企业12家,持续为两地汽车产业发展“补链强链”。


荣昌隆昌组建“双昌组合”

推进两地特色产业集聚共建


进入12月以来,在重庆荣昌区安富镇一幢三层楼的厂房车间,100多名工人每天都在加紧生产婴儿车布套、毛绒玩具等产品。

这个车间是四川隆昌好贝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的“卫星工厂”。“时逢年底,订单排满了生产线忙不过来,所以在荣昌设立卫星工厂,以此一解燃眉之急。”该公司负责人说,企业不仅在荣昌设立“卫星工厂”,同时企业生产玩具所需的布料等原材料,都是从荣昌当地企业进行采购。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荣昌隆昌两地,上述这样的产业合作案例还有不少。

“荣昌高新区与隆昌经开区通过组建‘双昌组合’,从体制机制、产业协同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合作园区建设取得一揽子积极成效。”荣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园区一方面鼓励各自入驻的装备制造、玻璃陶瓷、食品医药等企业开展“互相配套互相采购”合作,另一方面发挥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作用,每年定期举行两次“荣昌•隆昌”产业合作企业互配互采推介活动,由两地各举办一次,运行4年来带动两地近200家企业达成产业供需精准对接。

将“你有我无”的产业作为“飞地经济”协同发展方向,向对方推介自己不能承载的产业,实现两地特色产业集聚共建,是“双昌”产业合作园区另一亮点。

▲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重庆日报资料图

比如,荣昌高新区依托当地的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和川渝合作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子电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以此承载双方汽配及电子产业企业入驻;隆昌经开区则依托隆昌轨道交通产业园积淀基础,重点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并承载双方该类产业企业入驻。

从“双昌”园区产业合作创建以来,截至今年8月,两地共建产业企业达360家,实现合作共建产业企业营收852亿元。


开州开江“双开”园区携手

共建渝东北川东北发展“增长极”


12月13日,位于重庆开州工业园区的重庆泰旭木业有限公司(下称“泰旭木业”)厂房外,多台大货车排成长龙,有序装载定制套装门产品。

泰旭木业是由开州人谭祖培与四川达州开江人彭后均两人共同创办的企业。而这,源于两地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吸引力”。

2021年,开州工业园区与四川开江经开区被确定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之一。随后两个园区依托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共同实施产业共建、招商引资、项目共建等5类行动,共同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建材等产业“做文章”。

3年来,开州、开江两地园区通过组建“双开”园区协作专项工作组,围绕年度事项清单、创新突破任务、企业服务事项等方面共商共谋合作事宜。

目前在专项工作组引导协助下,两地园区建立“‘双开’产业合作名录库”,提出共同发展以新型显示器材料为重点的产业链条。其中,开州园区签订入驻新型显示器载板项目,开江园区则落地新型显示器盖板生产项目,形成产业协同配套。

“特别是在企业创新合作方面,两地园区按照‘园区+企业+科研院所’方式,推动园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和转化合作。”开州工业园区负责人表示,目前两地园区一批入驻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及高校进行产品研发、人才培育合作,在塑料配方、锂电材料等多个领域形成研发技术突破。接下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双开”园区将以产业链招商、大数据招商为抓手,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在市场合作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建设渝东北川东北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原标题:重报观察|川渝产业园区跨区域合作的那些事儿

编辑:田露军

校审:宋宇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