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庞国翔:小河流水螃蟹鲜

2024-12-26 09:16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小河流水螃蟹鲜

文/庞国翔


我的家乡在江津、綦江、巴南三地交界处的太公山麓。一条发源于太公山的小河弯弯曲曲地流过我的村庄。这里还有一座非常古老的石桥。弯弯的河道,潺潺的流水,静静的石桥,很有点“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就是这条小河,它的浪花飞溅出我童年的欢乐……

谚语说:河水枯,露石缝,螃蟹在里钻洞洞。每年枯水月份,虽然河水还很凉,但我们一群小孩子就开始下河捉螃蟹。只要搬开河中的一块石头,找到石缝或石洞,手一伸进,就很容易捉到一两只黄黄的小螃蟹。偶尔也会被螃蟹夹住手,但我们很快就将其甩脱。我们将螃蟹的硬壳揭开扔掉,将螃蟹的两只大脚和几只小脚在河水中洗净后放入口中慢慢地吃,肉虽然是生的,但有点咸味。我们多次听大人说,吃生螃蟹长大后会有力气,于是我们吃了一个又一个。

不久,生产队在河边建起了一个用煤炭作燃料的砖瓦窑,燃窑的社员每天早、中、晚三次来这里上煤添料,窑里燃烧着熊熊的烈火。于是,我和伙伴们每天下午就利用割牛草的机会到河边捉螃蟹,捉满一塑料袋后就到这窑内将烧窑用的铁铲烧红,然后把螃蟹轻入在铁铲上,“咝——”的一声和一阵轻烟后,螃蟹很快就被烤得红红的,窑内马上就散发出香味,惹得你口水直流。大家争抢着新鲜的美味,脸和手都被糊弄得脏兮兮的,天快黑了才去割草。

当时,我们还编了一首儿歌——

河边有个小瓦窑,窑下水滩多缝槽。

缝里螃蟹起绞绞,搬来螃蟹窑中烤。

个个烤得黄焦焦,吃了就去割牛草。

晚上也不吃夜宵……

我曾将这首儿歌写进了作文,姓刘的语文老师的评语只有两个字“好玩!”

有一天,刘老师问我:“你家下边河滩石缝里真的螃蟹很多吗?我可不太信哟!”我说:“当然多呀,不信我带你去看看!”

老师回答说:“我可没有时间。”

回家后我把老师的话告诉了老汉。老汉说:“你明天就去捉几只螃蟹给老师提去嘛。”

我上初中时,家里的经济特别困难,每学期10元的学费家里都拿不出,怎么办呢?好在离我家约10公里远的后山有一座国营三线工厂,厂里有三千多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对螃蟹很感兴趣。于是每到假期特别是暑假,我就到小河里捉螃蟹,然后就提到这个厂里去卖。虽然每次只能赚个几角块把钱,但慢慢积累,一年下来学费全够了。初中两年的学费全来自这条小河,就这事老师还表扬过我呢。老师说我不仅这关于螃蟹的打油诗写得好,而且还能自己挣学费……

我离开家乡虽然有近五十年了,但这条小河仍然在我思念的梦中流淌。童年捉螃蟹、烤螃蟹的趣事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