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自信 文/胡卓钦 不久前和一位朋友聊天,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他认为,动力是从比较中被激发的。譬如一个人原本并不是很有学习的动力,可当他看到家族中一个同龄的孩子,有着比他优秀许多的成绩时,他会首先觉得难过,难过自己的无能,然后获得动力,从此刻苦学习。他的陈述中有个很有趣的词——“认识”。是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差距的认知。 听了他的话,我先是赞同,可在思索片刻后我并不认同。 因为在我看来,这样的动力源是消极的,没有做到关注自身。对比会产生差距,差距会导致低落,而低落则会导向两种可能,奋起直追和自我怀疑。没人可以保证最终会走向哪一种,但我能确定的是,任何人都能有优于你的长处,每个人的经历、背景、能力和思维都大不相同,这就如俗话说的:“人比人,气死人。” 小时候比成绩,比学校,工作后比较财富和社会地位……直到老去。人的自信也许就是在一声声的比较中失去的。比较真的有意义吗?毫不思考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拥有良好的心态,在比较中失去自我是常有的事。 既然如此,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呢?我的人生阅历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我知道有一个东西是要必须遵守的——信心。对自己有信心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话。别人比你厉害千百倍又如何,你仍旧是你自己,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也从不只是单一的。只有将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与自己的过往对比而不是与别人的现在比较,才能给一个人提供正向、稳定的动力,切忌盲目对比。 自信并不单单是一句鼓励人的空话,能够善于运用它的人来说是制胜的法宝。它的效用将会在思考的作用下变得无穷无尽。 (作者系重庆两江南开中学高三学生)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