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晚报+ 焕新再出发丨“创二代”越来越难? 秦妈火锅李昕宇:最难还是守业

2025-4-28 14:29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4年前,重庆秦妈火锅创始人秦远红因病逝世。一位传奇女企业家的突然离开,曾令行业震惊,令诸多食客不舍。“谁来领军?”当年大家提出的疑问,多年后的今天有了答案。其儿子李昕宇,已逐渐成长为秦妈团队的领军人物,继续完成着母亲的未竟事业。

这些年,这位“95后”的少东家少有露面。近日,他却欣然接受重庆晚报记者专访。他说:“该和大家见见面了。”

“我现在每天都在想的事情,并不是很宏伟的理想。而是思考如何守好主业,怎么稳中求进。”李昕宇坦言,“创二代”并不好当,与一些职业经理人最大的不同,是拥有一颗长期主义的心。

李昕宇

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现任重庆秦妈实业集团总经理。渝北区青商会理事、渝北区工商联执委。

■ 老员工是宝

1998年,秦远红与爱人李杰白手起家创办了秦妈火锅。当年,纯粹是一家路边小店,自有资金不足两万元。回眸走过的27年,在店里长大的李昕宇直言:“这是父母勤勤恳恳创业,才打下的‘天下’。我能当上‘创二代’,是运气好。”

而今,秦妈火锅已发展为拥有16家直营门店、先后加盟连锁店超过1000余家的现代化企业。之所以能度过风风雨雨,李昕宇认为,老员工功不可没。

包含加盟连锁店在内,这家企业的员工如今已达到4万余人。其中80%以上的基层管理岗,由老员工负责。李昕宇说,大家之所以不离不弃,一是念着父母当年为人好,处处将员工的冷暖放心上;另一方面,是赞同企业始终抱着稳中求进的初衷求发展,给了大家一个安定的家。

“实际上,企业给与员工的薪酬,并没有想象中丰厚。但看着不少老员工买了房,衣食无忧,我的父母很欣慰。继续给员工带去这样的归宿感、幸福感,仍然是我现在的最大追求。”李昕宇说,他至今延续着母亲当年的用人理念:老员工是宝,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隐形“财富”。这份情谊不能丢,丢了便很难找回。

■ “六边形战士”

在外人看来,李昕宇含着金钥匙出生。对于他人为他贴的标签,他回应:“我从小就跟着店员一起住宿舍,渴了就喝店里的老鹰茶。初中时期,父母每月仅给几百元生活费。我并不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孩子。”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传承不仅仅是业务的传承、资产的传承,也包括创业精神的传承。对此,4年前,李昕宇正式以员工身份下门店巡岗,全国的门店几乎走了个遍。对于端盘、迎宾、擦桌、下货等各类基层岗,他之所以能逐一胜任,这与他自小生活在火锅店有密切关联。

“除了墩子没当好,其他岗位都能顶。大家并不会因为我是董事长的儿子而给与特殊待遇。”在李昕宇眼里,老店员看着他长大,更像是前辈和大家长,他不得不佩服,前辈们几十年所积累的社会经验,是他目前学不来的。

其实,高中时期就去国外学习的李昕宇,在大学时,就对未来的创新、创业做好了准备。不仅选择市场营销专业,还在国外的餐厅里打工“偷师学艺”。

“当我们走过一段历程之后再回头看,被贴标签也好,被误解也好,我认为是一种期望和鞭策。”如今的李昕宇,早已被练成“六边形战士”。

■ “共创合伙人”

在见到李昕宇前,重庆晚报记者听闻老员工称他为“小李总”,虽然现任公司总经理一职,父亲李杰仍是公司“一把手”。

“在公司,他不是我父亲,他是我的老板。”李昕宇说,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在经营企业过程中,父亲是将“0”变成“1”,而他要把“1”变成“N”;父亲讲究的是

“情理法”,而他看重的是“法理情”。

李昕宇说,父母的成功和优秀,往往让接过担子的他颇感压力。观念碰撞,也常常在两代人之间上演。但对事不对人,对公不对私,成为了两个大男人之间最融洽的共事方式。

由于企业内老员工居多,新老工作理念面临“更新换代”的接力。李昕宇意识到,企业发展最难的一关,还是守业。所以他建议企业高管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每位高管培养不低于2名左右手,为企业储存足够的后备力量。这番建议得到了员工的支持。

面临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李昕宇再次提出建立子品牌和另辟新赛道的想法,其想法最终获得父亲的认同。今年内,秦妈火锅旗下的烧烤、米线等社区餐饮品牌,将走进人们的视野。

“这一次,员工也有了当老板的机会。内部培养‘共创合伙人’,谁提出好想法谁来实践,公司就是他们的后盾。”李昕宇说。

■ 长青的百年老店

时下的重庆火锅行业,上万家火锅品牌“各显神通”,这对于秦妈火锅来说,拓展企业的品牌力无疑是大势所趋。但从李昕宇的经营理念中不难看出,秦妈火锅眼下的第一要务,仍是稳住基本的经营盘。而有关产品研发的迭代升级,才是这家企业的“主战场”。

据重庆晚报记者了解,秦妈火锅目前拥有3个原材料产业基地,集火锅餐饮、连锁加盟、火锅底料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早在2009年,该公司就斥资亿元打造重庆首个火锅产业化示范基地,将传统的火锅底料生产方式提升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新型火锅产业模式。

“火锅底料的标准化,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方面来说,似乎并不占优势,为什么要坚持?”

“传统的麻辣牛油火锅,向来是我们的拳头产品。从传统的制作工艺来看,牛油火锅的确越熬越香。既然知道标准化生产会失去部分原有风味,我们之所以坚持,原因很简单,更看重食客的健康和行业未来的发展。举个例子,把食品转变为食品文化,再把食品提升为文化食品,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追求的方向。”

李昕宇说,他有一个野心。不仅想让秦妈火锅继续保持中国驰名商标、重庆市著名商标、重庆老字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等殊荣,他还想把企业打造成一家长青的百年老店。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成绩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认真对待。”他说,他会眼看天空,脚踩实地,听妈妈的话,努力下去。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张馨允(受访者供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