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谷,花都开好了文/赵瑜“春山春水流,曲折方屡渡,荒乘不知疲,行到水穷处”。王安石的《春山》,老让我想起万盛黑山谷。记忆给我一个模糊的轮廓:很多年前,去谷底寻过溪水抓过螃蟹。住在谷中,夜色中两边暗绿的高山一重连着一重,像巨幅的水墨画屏风,有意把山谷与外界隔绝开来,要努力抬起头看皎白的月亮。有种遗世独立的冷清美感。 这次“五一”上山重游,感觉大不一样。 车开上黑山镇南门村时,听杰伦写的歌:“整个夏天想和你环游世界,山路蜿蜒就像是爱的冒险”,流行音乐竟然出奇地契合出游的心境。游客很多,意料之中,是小长假的召唤,更是5A景区的魅力。何况我们遇见的是人间最美四月天,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南门的湖边有大石头上书写:黑山谷,必须去打卡,朋友圈九宫格必备。想到景区中的峻岭、峰林、幽峡、峭壁、飞瀑、溶洞、碧水、浮桥,加快了脚步。南门有索道,可快速下谷。我贪恋森林的神秘,选择徒步。听着鞋跟在山间青石板路上脆脆地回响,惊喜地发现到处都有泉眼,缀珠成帘,嘀嗒声颇像背景音乐伴人行路;四处弥漫着泉水与青草的香气,深吸一口百脉通畅。 山路时陡时平,时宽时窄,蜿蜒伸下。极目望去,只觉得前方好像一片亮光,朦朦胧胧。待走近一看,一面飞瀑腾地跳进视野,就是著名的飞鱼瀑布了。但见远山环抱,轻烟笼罩,形状像一条大鱼的瀑布宛如九天银河落地,水流连绵不断,气势雄伟磅礴,谷中的雾气氤氲,更使瀑布添了奇丽。而谷中最妙的风景则是那险窄深幽的鲤鱼河十里峡谷,据说鲤鱼河因盛产野生鲤鱼而得名,又有一说,月光下河床波光粼粼,很像鲤鱼的鳞片。“V”字型峡口宽处二三十米,最窄处不足两米,一只手可摸到重庆的山,另一只手则可摸到了贵州。头上悬崖,绿意森森,很有探险的趣味。游人啧啧,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当地山民又唱起了黑山原生态苗族山歌,声音高亢,风趣别致,引来大家击掌叫好,不亦乐乎。 过“灯儿晃桥”时,游客完全被黑山谷迷住了:桥由一根根木头连成,在河上浮着,一荡一荡,有坏小子拉住护绳,故意猛烈摇晃,吓得前面的女孩子尖声惊叫,手脚并用,也令旁观者开怀。女孩子害怕的时候,男生正好表现出自己的护花特质,温存相扶,有人马上取了新的名字:爱情桥。 黑山谷虽然已成旅游胜地,但因为没有受过什么工业污染和人为破坏,景点原汁原味,全无雕琢之工。落差达1200米、长达13公里的峡谷里,清风吹拂、山泉滋养、日月临照,茂密的绿萝与河水的银光相映生辉;野花野果次第呈现,粉红浅紫,嫣然可爱;偶有一两尾鱼儿悠游,一两只猴子穿行,路人如临仙境。同行者说:“就是人有点多”,我却喜欢这种热闹。风景再美,若无人观赏,无人分享,无人敏锐地拍摄和记录,也太寂寞了吧。何况管理部门和村民们正盼着游客们来住店、吃饭,带动旅游消费欣欣向荣呢。 黑山谷特产多,当地农夫一脸憨实笑容,叫卖春笋,反复强调:记得漂水切块,好吃惨了。才知黑山种有上千亩方竹笋,肉质丰厚,细嫩多汁,炒黑山老腊肉是一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竹笋“味甘、微寒、无毒”,清热化痰、利胃润肠,是大自然馈赠的绿色食品。 民间有“立夏饮新茗,盛夏无痱扰”的说法,慢慢悠悠地走到北门,找了一间民宿,拿出我心爱的涂山清溪窑杯,泡上半盏“黑山红”。这味本土特产红茶,外形匀整乌润,茶汤墨赤相间。正逢立夏时节,万物蓬勃,新蝉试声,此刻尝一口,恰似握住了时节更迭的密码,静中生凉,顺时养生。朋友圈发出摆拍照,立刻有友回复:你抓住了春天的尾巴。黑山谷吸饱天地灵气的草木精魂们化作一缕回甘,生活有了仪式感。 此刻的黑山影像上,还缀着许许多多灵动的闲笔:绿悠悠的高山玉米悄悄在拔节,猕猴桃在微雨敲击下努力结果,农家屋子错落有致,仿佛山间自然生长的元素,飞行小镇上许多勇士跃跃欲试。南天门吹来了清风,龙鳞石海飘来了歌声,这一切,让我的收获满满。 黑山谷花都开好了,等你来。 (作者系重庆南岸区文联主席) 编 辑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