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信鸽:家乡蓝莓香

2025-6-29 14:2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家乡蓝莓香

文/信鸽


在回家探亲的途中,我路过大观惠农蓝莓基地,那浓郁的蓝莓甜香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蓝莓真的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吗?带着满心的疑惑,我与家人走进了这片蓝莓的海洋。

眼前的蓝莓基地宛如一片紫色的仙境,深紫色、蓝黑色的蓝莓果挂满枝头,晶莹剔透,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门口的工作人员热情招呼:“基地的蓝莓品种丰富,绿宝石、灿烂、卡米尔、薄雾……自己入园采摘更有趣哦!”

女儿一听,立刻拍起手来:“妈妈,我想去摘蓝莓!”

买好票入园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蓝莓。轻轻咬开,酸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化开,那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采摘过程中,旁边的工人张阿姨微笑着告诉我们:“吃蓝莓要摘多点,捧在手里一把一把地吃,才更有味道。”

我忍不住调侃:“张阿姨,您天天吃,是不是都吃腻了?”

张阿姨笑着点头:“可不是嘛,我们在这里摘了半个月蓝莓,脖子都晒黑了,渴了就随手摘一颗解渴,吃多了也腻了。”一旁的游客们也纷纷附和,有的摘的蓝莓大如一厘米直径,有的则小如珍珠,但无论大小,入口皆是酸甜滋味。

张阿姨是蓝莓基地的务工人员,她热情地分享起蓝莓采摘的技巧:“大小均匀、果型圆润、颜色深黑的蓝莓,口感最佳。”她还告诉我们,蓝莓的表层有一层白白的果霜,那是天然的营养物质,具有延缓衰老、强心、保护视力等功效。原来,蓝莓不仅好吃,还如此有益健康。

蓝莓的采摘全靠人工,因为果子挂在枝头的位置不利于机器操作。采摘蓝莓是一项技术活儿,要及时把成熟的果子摘下,不能“漏采”“早采”,不能破坏果粉,也不能捏伤果实。这些都是工人们在一次次摸索、实践和传帮带中积累的经验。

张阿姨一边熟练地采摘蓝莓,一边开心地聊起自己的收入:“每天采摘能挣70元,从早上七点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到五点,收入可观得很!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兼顾种庄稼,一举多得。”

女儿一边摘蓝莓,一边凑到我耳边说:“妈妈,我觉得最快乐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摘蓝莓。”

我正纳闷女儿为何突然这么懂事,一旁的情侣也打趣道:“我觉得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摘蓝莓。”

原来,摘蓝莓不仅能带来味觉的享受,还能增添情感的甜蜜,提升情绪价值。

我的父亲在一旁与张阿姨聊得火热,他羡慕地说:“大姐,我老家就是大观的,以前生财之路只有传统的种粮食、卖蔬菜,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都去沿海打工了。现在家乡发展了蓝莓产业,农田变成了观光地,农家房变成了乡村民宿,外出打工的乡亲们都纷纷回乡发展产业,经营民宿,过上了好日子,真是令人羡慕呀。”

望着父亲那得意的神情,我忍不住附和道:“对呀,产业旺,乡村才能兴。”

蓝莓产业是家乡这几年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这个基地只是其中之一,在南川还有神龙峡、金花等蓝莓基地。如今,家乡的蓝莓产业已形成了集种苗培育、规模种植、冷链仓储、精深加工、采摘体验、科普展示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蓝莓汁、蓝莓果酱、蓝莓果酒、蓝莓咖啡,蓝莓系列产品的推出,丰富了产业业态,提升了蓝莓附加值。它不仅让乡村的采摘休闲游蓬勃发展,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带动了农民增收。一颗颗小小的蓝莓,正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金果子”,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重庆市南川区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雪

        美编:钟柳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