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们开始 自拍“微电影”袁泉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五育融合”是新时代的一场重大探索和伟大实验,需要不同的教育主体不断努力,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积极探索“五育融合”(“五育”分别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将引领德性生活的“微电影”融合于实践中,用以“小”见“大”的管理艺术,让学生于无声处感悟、品味生活的美好,达成“以德带全”的五育融合目标。 观影 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微电影是真实生活的缩影,学生们一次次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就如同小小的种子,将“五育”在他们心中播种下,发芽、展叶、开花、结果。 如用《疯狂动物城》这部动画电影来设计“追梦”主题活动,启发学生对人生目标的思考。老师可以结合高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迷茫无措、自我认知、生涯抉择”三个角度立意,以“体验式学习法”作为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们全方位地认识、了解、挖掘自我,并综合性格特长、能力优势、就业倾向等多方面初步思考以及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社会法则适应、心理健康检测、青春理想追求等而努力,并为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写影评 形成个人独特感悟 写影评,是总结学生观影所得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艺术批判能力的展示,也是他们独特思想的艺术化表达。影评的方式不拘一格,结合教师匠心独具的“五维深度影评法”:主题驱动-实证支持-逻辑构造-创新吸引-情感传达。学生通过理解影片,形成个人独特感悟,并用文字表达思想,展现青年的新创造和担当。 例如,观看《中国机长》《攀登者》等正能量电影时,某个场景可能激发学生的担当精神,引发真实反应,其影评紧密围绕电影主题,包含合理分析、独到见解和鲜明个性。 针对这样有思想、有深度的影评文字,班级可适时举办“影”领新“视”界影评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学习。 拍电影 拍摄剪辑都有用心 是的,微电影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助推学生把“知行合一”。 在学生进行微电影剧本创作与拍摄的尝试过程中,教师主要承担“引导者—把控者—支持者”的角色定位,确保学生在自主管理方面拥有充分的自由度。 比如,在一堂微电影创作课上,小棠发现校园里存在随手丢垃圾、楼道推搡、见到师长不问好等不文明现象。 在老师指导下,小棠与团队以“校园文明礼仪进行曲”为主题,编写了学生们从漠视礼仪到主动践行文明的故事剧本。 团队用手机在教室、食堂、走廊、操场等地点拍摄,邀请老师、同学和保安大叔本色出演。拍摄时,为还原真实场景,特意捕捉了乱丢早餐包装、奔跑打闹的画面。在后期剪辑中,技术委员小陈为不文明场景配上嘈杂音效,文明画面则搭配轻快音乐,还用动态字幕强调礼仪要点。孩子们还通过公众号发起“校园礼仪之星”投票,张贴主题手绘海报进行宣传。 在首映式上,老师帮忙准备了“文明礼仪小标兵”贴纸,学生持自制票入场。 影片放映后,主创团队分享创作心得,大家都有收获和进步。 这部孩子们自拍的微电影,最终在2024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中获示范教育成果。 拍摄微电影这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以震撼心灵的力量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思考、欣赏和感恩。如今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多元、流畅,简短又快速。当学生集合力量拍微电影,活化自身资源,也能启迪智慧,温润心灵,一步步达到“五育并举”的目标。 编辑:杨雪 美编:钟柳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