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榴炮三连战友拜访邓小平故居(外一首)文/耕夫 铜像前的一支烟, 仍在思考, 如何点燃整个中国的黎明。 青砖小院里的棋盘, 黑白子凝固着, 那个春天的惊雷。 你抚摸过的地球仪, 还在旋转—— 南海边画圈的手势, 正在长出新的年轮。 起起伏伏的台阶, 把身影压成弹簧, 最终,弹向 比紫禁城更高的天空。 而在厨房的灶台上, 那盏省油的灯, 突然亮成 照耀归途的 北斗。 心中的缙云山 我丈量你青铜的等高线, 在《水经注》的折页处, 触到九峰举起的星斗, 与八角池沉砚的月光。 那些石阶是竖排的史记, 松针在拓印: 冯时行未干的笔势, 黄在中悬腕的落款。 当火劫的甲骨文, 突然灼穿盛夏—— 我看见铁骑般的摩托纵队, 把清泉楔入燃烧的卦象。 而今年轮在续写新的爻辞: 嘉陵江调银徽, 长江拨铜柱, 每片新叶都是通假字, 在风中校对山河。 当我说“巴山夜雨”, 整座渝州就亮起灯, 用青铜鼎的共鸣, 将你铸成最重的部首。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编:陈广庆 策划: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