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惊扰蜂王文/赖扬明在父亲养蜂多年的认知里,蜂王绝非傀儡,它是蜂群当之无愧的灵魂所在,然而,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统治者”。 五一节,我回到家中,满心好奇地想瞧瞧父亲是如何打理蜜蜂的。父亲在开启蜂箱前,一脸郑重地叮嘱我:“蜜蜂,可是最爱干净的生灵。打开蜂箱前,身上绝不能有汗味,脸和手也务必保持洁净。” 父亲说着,便熟练地准备解开蜂箱,而他让我穿上了防蜂服。我站在一旁,满心疑惑地问道:“爸,您怎么不穿防蜂服呀?” 父亲转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我和它们整日打交道,都成老熟人了。你不一样,它们兴许是头一回见你,你也初次见它们。你心里要是带着怯意,表情难免会有所流露,蜜蜂可能就会错把这当成敌意。” 我虽全副武装,却一心想着去给父亲搭把手。可当我刚朝着巢础伸出手,刹那间,只见蜂群瞬间扇动起翅膀,发出一阵令人心生胆怯的声响。无奈之下,我只好作罢,专注地看着父亲打理巢础。 父亲轻轻取出一块巢础,蜜蜂们安静地攀附在上面,发出细微的声音。父亲轻声说道:“可别小瞧了这些蜜蜂,它们个头虽小,心里的梦想却无比宏大。每一只蜜蜂,都怀揣着一个甜美的梦,等这个梦实现了,它们的一生也就圆满了。”说完,父亲朝着巢础轻轻吹气,神奇的是,蜜蜂们仿佛读懂了父亲的心意,一只只顺着同一个方向缓缓散开,好让父亲仔细查看巢础的状况。随着父亲一声“很好”落下,蜜蜂们又迅速归位。 打理巢础时,首要之事便是查看蜂王是否在上面。要是蜂王在,那就必须轻拿轻放,绝不能让蜂王受到丝毫惊扰。否则,它会感到不安,心一“野”,便会带着蜂群远走高飞。父亲说起这些,如数家珍。 “快看,蜂王!”父亲突然说道。我定睛看去,蜂王的个头比工蜂稍大些,腹部修长,翅膀微微颤动时,好似裹着一层熠熠生辉的金箔。它周身散发着独特的信息素,默默地维系着蜂群的秩序。工蜂们会悉心为它清理身体、饲喂蜂王浆,幼蜂则循着它的气息,确认“家”的所在。 在父亲眼中,蜂王是蜂群的“精神符号”。它从不高调指挥,却以自身的存在,让每一只蜜蜂都深知“巢在,心安”。蜂王的威严,并非依靠外力维系,而是源自蜂群对“不被惊扰的安定”的深深信任。父亲从不会刻意翻看蜂王的巢穴,只是默默检查、调整蜂箱的通风,将对蜂群的关心,藏在那些不显眼的细节之中。他深知,比起刻意的干预,默默维护环境的安稳,才是让蜂群安心的诀窍。 那一刻,我静静地立在一旁,深深领悟到万物皆有灵的真谛。不惊扰,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哲理呢?蜜蜂对父亲的信任,甚至超过了父亲对蜂群的偏爱。即便在父亲割蜂蜜时,蜜蜂们围绕在父亲身旁嗡嗡直叫,却也从不蛰他,还甘愿奉献出自己酿造的蜜。父亲常说:“蜂蜜过剩时,要取出来;到了寒冬季节,就得把蜂蜜还给蜜蜂。现在我就像是它们的物管,是它们小区的保安,就是为它们服务的。” 暮色渐浓,父亲蹲在蜂箱前,认真记录着当天的蜂情,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比蜂鸣还要轻柔。蜂群在箱内发出细碎的嗡鸣,宛如一首摇篮曲。原来,这世间最动人的相处方式,大抵便是如此:不轻易惊扰他人的“蜂王”,不随意踏入他人的“蜂巢”,在尊重与留白之中,让每一个生命都能依照自己的节奏,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或许,父亲侍弄的,从来都不止是蜂群,就像他对于我们一样,总是以怕打扰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为由,谢绝我们的邀约。在悠悠岁月里,我慢慢领悟到,对万物最好的温柔,便是心怀敬畏地靠近,又能恰到好处地远离。 不惊扰,亦是一种深沉的爱!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