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碚区吾悦广场化身粉色浪漫海洋,由共青团重庆市委指导,重庆晚报和共青团北碚区委主办,重庆晚报・厢遇、乐悠青年职工活动服务中心承办的“青春有约・牵手团缘”千人交友活动甜蜜上演。作为“青春之约・与你厢遇”品牌的又一大型青年婚恋服务活动,这里汇聚了各行各业青年才俊,为单身的他们架起通往浪漫的桥梁,让“人设可视化”与“爱情盲盒”碰撞出奇妙火花。 缘分墙+盲盒 初遇的精准与惊喜 活动伊始,“千人缘分墙”便成了焦点。 三面巨型墙体,按“85先锋派”“90新生代”“95后浪区”划分,配上“美食达人”“运动健将”等个性标签,让嘉宾快速锁定兴趣相投者。 一位工程师男嘉宾直言,缘分墙很“贴心”,能高效找到合拍对象;27岁的女嘉宾——教师程丽在“95后浪区”被“会做川菜但怕辣”的标签逗笑,直呼“太真实”。 一旁的“缘分盲盒”区同样热闹。男女嘉宾带着忐忑与期待交换盲盒,一位女文员拆开盲盒发现男嘉宾的爱好与自己高度契合,惊喜之余急切询问联系方式,让未知的缘分有了具象的开端。 交流舱+才艺台 互动里的升温与闪耀 随着活动推进,“交流舱”的气氛愈发热烈。 一对一约会区里,话题提示卡、茶点饮品齐全,柔和灯光与舒缓音乐中,嘉宾们坦诚分享生活与梦想。 一位产品设计女嘉宾与技术男嘉宾从创意灵感聊到旅行趣事,八分钟结束后意犹未尽,用“心动币”续时让对话延续。 “才艺展示区”则成了闪耀的舞台。有嘉宾情歌对唱,台上深情款款,台下掌声雷动。一位男嘉宾表演了街舞,下台后被多位女嘉宾索要联系方式。他笑称,这个舞台让自己有机会展示,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 90秒“直播间” 爱情盲盒的高光时刻 中央舞台的“闪耀直播间”将氛围推向了高潮。“90秒”快闪相亲环节中,国企会计李榆林举着“赛博”标签上台:“我能在家组装三天模型,更想找个陪我逛博物馆的人。” 话音刚落,台下五张“博物馆爱好者”标签举起,最终他与持“每周打卡一个新展”标签的向小姐成功配对。 “盲盒情报站”更添趣味。设计师陈放抽到“星辰大海”盲盒,里面是航空公司职员的联系方式,他当即冲向服务台:“我要用全部心动币兑换见面机会!” “厢遇”搭子圈 人设可视化让同频者相遇 现场“人设可视化”环节好评如潮,50多条趣味标签供嘉宾选择,从“咖啡爱好者”到“旅行达人”,个性标识让魅力一目了然。一位贴“摄影爱好者”标签的男嘉宾,很快与几位同好女嘉宾热聊,分享摄影技巧与趣事。 而“厢遇”展位前更是人气高涨,展示的众多搭子活动图片,让嘉宾们仿佛提前体验了一场场同频聚会。有嘉宾当场在厢遇小程序上,约起了网球局;还有人通过红娘牵线,与同标签嘉宾互加微信,相约下周徒步——人设可视化的巧思,让“厢遇”成了连接同频灵魂的纽带。 10位身着统一标识的红娘穿梭现场,为害羞嘉宾创造自然互动机会。主办方表示,设置红娘是为提供贴心服务,帮助嘉宾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交友。 浪漫不停歇 青春之约的下一站更精彩 当夜色为这场邂逅镀上温柔光晕,现场的欢声笑语仍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的期待与不舍,是缘分未完待续的信号。 据统计,此次活动中数十对嘉宾成功牵手,216对青年达成交往意向,每一组数字背后,可能都是一段美好故事的崭新开端。 “这里没有刻意相亲,只有恰逢其时的相遇。”一位参与者的心声,道尽了这场交友盛宴的纯粹与美好。而这样的美好,绝不会止步于此。 重庆晚报将持续深化与共青团重庆市委青年发展部的战略合作,在青年婚恋交友活动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未来将联动全市各区县团区委及特色文旅场景,织就一张覆盖广泛的青年婚恋服务网,为重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注入温暖动力。 想不错过更多同频相遇的机会?可搜索“厢遇”小程序,关注后续多彩活动,让缘分在持续的期待里,为重庆这座城酝酿更多浪漫可能。 扫码加入厢遇社交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舒凡雪 蔡静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