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山河不忘・来川渝看大后方的抗战③|抗日战场上的这个手势 成为美军飞行员救命密码

2025-8-19 10:27 |来源: 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八、四——在抗战时期,这可是救命的手势。”当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弯曲手指,比出“八”和“四”的手势时,一段美军指导飞行员避难须知的故事再次被揭开。

一份标注“秘密”的《美军飞行员华北地区避难须知》、一张延安总部特制的地图、一本战地日记……近日,樊建川向重庆晚报记者展示了部分来自美国的史料。这些文物不仅揭示了手势背后的飞行员救援故事,更见证了中国军队的优良品质与反法西斯盟友并肩作战的历史。

▲左上图《美军飞行员华北地区避难须知》里指导飞行员用手势表明自己想去的地方。左下图1945年10月14日,希尔少校(中)同美国空军驻汉口地面救护部队成员合影。右下图希尔少校向战友播放其在1932年至1941年间拍摄的珍贵影像资料,包括战时人文、自然风景,日军轰炸中国上海、攻占汉口等内容。

手势里的“救援密码”

在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有一座纪念抗战时期美国空军对华援助的“飞虎奇兵馆”,其中收藏了大量美军援华抗日时的文物。馆内还专为二战时期援华美军少校理查德·弗农·希尔(以下简称“希尔少校”),开辟了“希尔少校二战文物展”。

“希尔少校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于1944年被派遣到中国,负责组建和运作秘密脱逃网络,帮助那些在敌后坠机的飞行员逃脱日本人的搜捕,曾在8个月中营救了46名美国飞行员。”樊建川解释道。

馆内,一份1945年6月1日由美国战争部印发的重要文件——《美军飞行员华北地区避难须知》格外醒目。里面详细介绍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基本情况、中国华北地区的地理地貌、日占区及盟军分布区的具体位置、紧急迫降后的逃生方法。封面赫然印着“不准带上飞机,落入敌手时立即销毁”的警示,足见其机密性与重要性。

该手册上写着这样的内容:“(译文)1,华北地区有两支共产党军队: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主要活动在黄河以北,新四军则活跃于黄河以南。中国人用简单的手势区分这两支部队,你可以通过手势向他们表明你想去的地方。例如,若你在黄河以北,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拳,表示你想去第十八集团军;在黄河以南,你应使用新四军的信号。2,共产党军队的士气普遍很高,他们清楚自己为何而战,日军的残暴行径也让他们深知对手是谁。他们部队纪律严明,官兵关系平等且融洽……”

手册上还以图例和字母标注了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部队的手势及发音。“这不是普通的手势,而是拯救生命的密码。”樊建川比画着“八”“四”手势说,在当时通讯不畅、敌我交错的敌后战场,简单的手势成为跨越语言的桥梁,更是中共军队用坚定信仰和优良作风赢得的国际信任。

▲延安总部绘制的各军布置图

地图上的“生命坐标”

与《美军飞行员华北地区避难须知》一同陈列的还有一件文物:1944年由中国共产党延安总部为美军飞行员逃生所绘制的各军布置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来标识中共根据地与日占区,以及紧急迫降地点,上面印有“延安总部制”的汉字。

“蓝色区域为中国军队基地,红色区域为日占区。”樊建川解读,这张图就是告诉美军飞行员,有情况需要降落时,尽量降落在中国军队所在的位置,中国军队才方便伸出援手营救。

“在抗战期间,美国空军在空中被日军飞机击落、击伤,或飞机发生故障,飞行员被迫跳伞或者迫降,都会得到中国人的救助。”樊建川介绍,这张“延安总部制”的手绘地图,和《美军飞行员华北地区避难须知》同样被列为机密文件,是中共军队支援盟军的直接见证,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希尔少校的日记

日记里的日本投降消息

希尔少校有写日记的习惯,展柜中一本泛黄的《希尔日记》静静地陈列着。樊建川介绍,这本日记是国家三级文物,断续记录了希尔少校从1945年1月到12月的经历。

日记中,希尔少校多次提及与中共军队合作的感受,例如:“(译文截取)2月10日,我们整晚都在赶路。所有中国军人的这种忍耐力都十分令人钦佩,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整天整夜地走过极端复杂的各种道路,23小时都没有休息过。”

这与《美军飞行员华北地区避难须知》中对中共军队的评价相互印证,成为国际视角下中共军队优良作风的珍贵记录。

日记还记录了日本投降的重要消息。1945年8月10日、13日,外界均有消息称日本投降。8月10日,士兵们还通过投掷手榴弹和鸣枪等方式进行了提前庆祝。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希尔少校就收到魏德迈将军于8月14日发出的无线电信息,要求他全盘负责汉口地区所有盟军战俘移交工作以及被拘押平民的人身安全。

据建川博物馆整理的资料显示,希尔少校6天内徒步加骑马跋涉200英里(约合321公里),抵达了汉口,孤身一人说服了那些对此倍感吃惊的日军将领,平安地完成了汉口地区的所有战俘的移交工作。

▲希尔少校的战地随身物品

▲希尔少校的战地急救用品

去世之前的殷殷嘱托

“抗战胜利后,希尔少校返回了美国。他在1992年去世之前,嘱托女儿一定要把他的个人资料捐赠给中国。”樊建川介绍,2012年2月,华裔陈守仁先生受希尔少校女儿的委托,将171件(套)希尔少校抗战时期的文物捐赠给建川博物馆。同年7月,希尔少校收藏的珍贵文物在建川博物馆展出。

这些文物中,除手册、地图、日记等外,还有希尔少校当年随身携带的诸多“秘密武器”:有别在纽扣中,帮助他逃脱日军围捕的微型指北针;有被两块塑料夹住缝在衣领中,在他被伪军抓住绑在树上后用来割断绳索的锯条;有合起来只有一本书大,展开却五脏俱全包括几十种药品以及大量巧克力,帮助他穿越丛林的布袋子……

硝烟散尽,手势已成历史,地图褪去色彩,但那些藏在文物背后的事迹,值得永远铭记。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蹇汶佑 实习生 王艺斌 李静萱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周圆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