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丨任玲:笑中有泪,半部世情谁知!——读齐一民长篇小说《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

2025-9-11 10:40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笑中有泪,半部世情谁知!

——读齐一民长篇小说《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


文/任玲

《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齐一民/著,国文出版社2025年7月第1版

近来事忙,终于得闲,今日坐在书案旁,信手翻开齐一民先生的这本《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

这是半写实的小说,因为现实际遇变化,情节戛然而止,其憾恨好比当年读红楼只有半本。可曹老的石头记还有高鹗来续,齐先生的这本小说可是明明白白地告知我们:没有了,就这半截儿了!你说可恼不可恼?

老板和员工

举凡能做甲方,不要做乙方;能当老板,别做员工。若成了后者,总难免在日常工作中受制于人。新乔如此,你我都如此。观齐先生写新乔从面试到入职,再经历职场种种细节总令人慨叹,与自身经历联系之后,愤懑之情、踌躇之意、奇哉怪也的感叹,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触了!

先生半虚构半写实的新乔职场记,让读者们瞧,几十年前的芸芸众生、职场纷扰,到今天也一样,无非还是那点事儿。

员工从话事人可以看出公司的风格、个性乃至职场的主要矛盾。新乔刚一面试,和阿里芒先生聊上一会儿,立即生出疑问:怎么什么都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到底是不是老板?果然,不久真正说话管用的老板娘就出面了,表情冷酷,倡导“加班文化”,后来故事里,莱维老太太强硬刻薄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老板认为的好员工,分两种,或是拉车的好马,或是听话的好狗。而员工对老板所求票子刚入公司的新乔为三万加元年薪而欢欣鼓舞后来他终于看破老板的甜言蜜语,面对阿里芒愤怒大吼一声“老子不干了”!

绰号和YOU KNOW WHO

到关于老板们的绰号那章,我看得兴趣盎然。

这让我想起学生时光,班里淘气的男生们总爱给老师给女同学取外号,有的还算好听,女生矜持着认了,有的实在难以入耳,难免引起一番“战争”。至于给老师或教导主任起什么“地中海”等绰号,被逮到总会被严厉训导,但小伙子们还是乐此不疲。大概平日里被斥得多了,这是唯一的发泄途径。

新乔职场上的这些同事们,“自由之家”可怜如小鸡仔的职工,当面对老板和老板娘客客气气地先生女士,背后却常叫一些外号,外国人似乎也爱玩这套,让人联想起哈利波特里被吓破了胆子的巫师们对伏地魔的称呼,不叫大名,神秘地搞个代号,彼此心领神会,偷偷一笑,不但表达了对老板的复杂情绪,还有助于增进职工之间的感情,岂不妙哉?

写人画景入木三分,吐槽老板的情境代入感十足,某些打工族心里的老板大概都是这样或葛朗台到极点、或没人性到逆天吧。想想新乔未来归国,竟然也从受欺负的职场人,变成了去欺负他人的老板,劳资关系逆转,终于能体会莱维夫妇的心情。

不由得想起之前读书偶见:古时敌对双方相互讨伐,“正名”非常重要。用今天的话说,就等于开始打仗前,要先靠舆论战“掰”出胜负,这样才能占据主动。无论是敌国互相檄文相对,还是敌将互骂。譬如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今天仍觉角度刁钻,又毒又恨

美食带来的快乐

新乔在公司里那些快乐的瞬间,我独爱厨房盗鼠的那一段。大约人类最纯粹的快乐是食欲。琳琅满目的美食,热气腾腾摆满一桌,甜的香的咸的辣的,大家捧着碗笑着闹着,吃着喝着,胃满的,心暖的,再聊点家长里短,简直是神仙日子!

你看厨房里端着碗开心饭的同事们,有多么活泼!香甜的白米饭,这是中国人的最爱,花花绿绿的甜点和水果,那是加国下午茶必备,带椰子味的甜点香甜可口,既解馋又顶饿,美得很。

其实快乐真“尝到美食”这么简单,未必是件坏事儿。至少我们身处美食文化丰富的国度,看看前段时间流行的纪录片儿吧,《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煎炒烹炸大餐小菜街边串串,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好吃的应有尽有。

再想想,世界上有这么多没吃过的美味,我们又何必思虑过多,想这想那杞人忧天呢?

人同此心,大概在厨房里欢聚的“自由之家”可爱的员工小伙伴儿们,也是这样想的吧。

世事无常

书到结尾,难免落寞。看齐一民老师在书里讲,自由之家真的衰落了、落魄了、寿终正寝了。其原因并非莱维夫人遭了报应,反是因为北美经济大幅滑坡。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本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总难免随着时代的大潮起起伏伏,倾尽努力,也还是抵抗不了最终的结果。

曾经老太太的好狗沃尔特,被扫地出门与过去的主人掐着腰对骂,被万人恨的家伙原来和坏老板不是一条心,还在腰里藏着录音机随时准备反攻倒算;莱维夫妇出了车祸,不知翩翩少年拉夫最终是如何一个人撑起家庭,新乔的师傅死了丈夫,终于从加拿大回了丹麦老家……即便是小说中偶然一笔的小角色,也过着自的人生,曾经在厨房里热火朝天聚餐的朋友们,到底各奔四方,数十年再无音讯。

这一段笔墨,轻描淡写,却无比深刻:时间兜兜转转都要来到终点,亲朋好友总要离别。最后还是东坡居士那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没什么是能永久持续的,虽然通篇嬉笑怒骂,但新乔这番职场游记,最终还是一个半成品的悲剧。我认同作者最终的定义,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夜已深,不由得想到了许多遇见过的人和经历过的事,未免失落怅惘,似乎早已习惯被推着一路向前。新乔十年、几十年之后再回忆新入职的那刻,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读齐先生的书时总是笑着的,极爱他讽刺的描写手法,在夸张中能读到真情。不过这次,年龄大了,读这本《新乔海外职场“蒙难”记》,竟读出两行泪来。释卷犹回味,算了,就此睡榻高卧,不再胡思乱想,随他去吧。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