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上警服那天起,‘退缩’二字就没在我字典里出现过。”初见郝斌斌,他眼里还带着连夜办案未褪去的疲惫,但谈及公安工作,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而坚定,仿佛有光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 ▲对青年民警进行业务指导 这位1989年出生的民警,看上去像个阳光大男孩,却是高新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大队的副大队长,经他参与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不胜枚举。从警13年来,郝斌斌以雷霆手段打击违法犯罪,用温情守护捍卫群众利益,在实际行动中诠释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苦练“内功”,以忠诚铸魂 “既然穿上这身警服,就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郝斌斌的话语掷地有声,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对警察职业的热爱让他将职业职责深深烙在心里,成为他坚定不移的信仰。 今年3月,辖区某居民在网上刷单被不法分子诈骗50余万元,让其生活陷入困境,带来巨大压力。接案后,郝斌斌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开展案情分析,却发现该案所有被骗资金均系受害人取现后线下委托第三方交付,信息流也未获取到相关线索,让案件侦破一度陷入僵局。 在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他迅速调整思路,找到突破口,转战四川、西藏等多地,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为受害人追赃挽损30余万元。 ▲工作中的郝斌斌 2022年以来,郝斌斌带领反诈大队侦破挂牌督办案件9件,组织发起全国集群战役两起,打击电诈犯罪嫌疑人900余名,追赃挽损4000余万元,助力高新区公安分局在2022年、2023年反诈打击追赃板块绩效排名全市并列第一。 勤修“外功”,用匠心办案 “我从没想过自己有多厉害,只是认准要把本职工作干到最好。”郝斌斌坦言,自己从小对数字、时间节点格外敏感,记忆力也出众,陌生面孔只需一眼就能记在脑海里。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赋型”民警,能成长为业务骨干,全靠脚踏实地把每一次行动的规划、每一处细节都落到实处。 在郝斌斌看来,刑侦工作如同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必须严丝合缝。“任何行动的前提,都得基于客观事实,离不开精心布局。” 2023年侦办某养老诈骗案时,专案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嫌疑人团伙层级复杂、资金流向混乱,涉及全国多个省市,受害人数量众多。面对如山铁证,首犯仍然负隅顽抗。这时,郝斌斌改变策略,与嫌疑人聊家庭、聊人生,了解到其家中也有年迈父母。通过耐心沟通,他成功让首犯主动退赃500万元,为受害老人挽回了重大损失。 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真相的追求,贯穿于郝斌斌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他曾为追查一个电信诈骗团伙,连续两周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曾为核实一个关键证据,奔波上千公里;曾为摸清一个犯罪窝点的活动规律,在恶劣环境中蹲守数个昼夜,正是这种“死磕”精神,让他在刑侦战线屡建奇功。 夯实“硬功”,淬炼团队能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强大了,才能更好地守护百姓安宁。”郝斌斌说。在他的带领下,大队形成了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 ▲郝斌斌和同事询问群众情况 郝斌斌不仅自己刻苦钻研新技术、新战法,还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打击效能。在他的推动下,大队建立了智能化研判平台,实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精准打击和有效防范。同时,他注重人才培养,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分享给年轻民警。 为进一步筑牢反诈防线,他带领团队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用生动案例揭示诈骗手法,增强群众防范意识。他常说:“比起破案后的成就感,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老百姓不受骗、少受害。” 从青涩新警到业务骨干,从刑侦一线到反诈战场,十三载春秋里,郝斌斌用坚守诠释初心,用实干彰显担当。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以赤子之心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从警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优良形象。 编辑:戴林 审核:陈丹 主编:罗再芳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