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资讯 查看内容

这场人才交流会不容错过,1.3万余个优质岗位等你来选

2025-10-16 20:1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10月16日“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长江经济带青年人才交流会暨民营企业引才服务月”在西南大学隆重启幕。本次活动汇聚20余省市、431重点企业,释放优质岗位1.3万余个,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持续开展,搭建起青年人才与优质企业的高效对接平台

活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西南大学、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管委会联合主办。

服务长江经济带让人才有多元选择

启动仪式上,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共同签署《促进青年人才协同发展联合倡议书》,聚焦“强化思想引领,共担时代使命”“搭建共享平台,共促科技创新”“推动要素流动,共拓合作空间”“树立整体形象,共创区域品牌”“优化服务保障,共建人才生态”五大方面深化合作,标志着区域人才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我们通过建立跨省市人才合作机制,为青年人才在长江经济带内自由流动提供制度保障。”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突破了地域限制,形成了“上下游联动、东中西互补”的良性循环,既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也让青年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更大价值。

(配图:签约现场)

开幕式当天,“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长江经济带青年人才交流会暨民营企业引才服务月”线下招聘活动在西南大学第三运动场。现场设置满天星专区、智能制造专区、生产性服务业专区等特色专区,覆盖制造业、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金融等多个重点领域,为不同学历层次、专业背景的青年人才提供丰富多元的就业选择。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海口20个外省市的163家企业,与重庆市内268家企业共同释放优质岗位,推动人才要素在区域间高效流动。活动吸引近6000名高校毕业生踊跃参与,现场接收简历10351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046人。

(配图:活动现场)

AI赋能专区引领求职新风向

活动现场的AI赋能专区成为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体验。专区里配备了智慧就业一体机、就业服务一体机、简历打印一体机、面试一体机等多款智能硬件设备。提供从职业规划到能力评估、简历优化、面试辅导,再到岗位匹配,甚至创业指导的一整套服务,覆盖了求职就业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全链条的服务体系。

(配图:体验现场)

特别是“虚拟面试官”功能尤为亮眼,能够高度模拟各类真实求职面试场景,帮助学生提前熟悉面试流程、锻炼临场应变能力、优化自我表达技巧,为求职者提供多行业岗位的模拟面试环境,从而有效提升求职竞争力和成功率。

现场一位求职的学生说道:“我用‘虚拟面试官’模拟了一场群面,系统会实时分析我的回答逻辑,还给出了改进建议,让我感受到了真实的面试高压环境,太实用了。”

近年来,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招聘服务的创新实践,将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线下招聘场景进行深度融合,推出“AI赋能专区”,为传统招聘会注入了新动能,开启了招聘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精准对接助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

在用人单位的展台前,求职学生络绎不绝。来自臻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建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民营企业,我们正积极寻找材料类、化学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这次招聘会,让我们高效、精准地对接到了不少有意向的同学,也真切感受到了重庆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青年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不到半天,已收到近100份简历,这离不开重庆日益完善的人才政策。我们也为人才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后续将邀请合适的同学到企业实地进一步面试及参观交流和确认意向。”

“这次招聘会不仅岗位优质,服务也很贴心,让我对留在重庆发展充满信心。”西南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全玉倩说。

据介绍,本次招聘活动以“精准、多元、便捷高效”为特色,活动现场设置政策宣传、职业指导、综合服务等多功能区域,为毕业生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就业支持。政策宣传区集中解读“留渝来渝”“渝才荟”等优惠政策;职业指导区特邀专业导师提供简历优化、一对一指导等服务;综合服务区及时响应各类需求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配图:现场服务情况)

扩大范围“线上+线下”双轨引才

据悉,本次活动同步开启线上招聘通道,全部岗位信息在“中国国家人才网”“渝才荟”“渝职聘”等平台上持续推送至11月15日,未能亲临现场的求职者也可在线投递简历、参与对接,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引才。截至目前,线上平台共收到人才简历7866份。

据悉,为贯彻落实《促进青年人才协同发展联合倡议书》,重庆市将着力搭建共享平台,推动科创资源共建共用;同时,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在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的基础上,优化服务保障,提升区域人才生态。通过构建“留渝来渝”全周期支持体系,重庆将为青年提供从求职创业到安居乐业的一站式服务,让长江经济带成为人才心生向往、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

撰稿:张馨允 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编辑:蒋丽霞

审核:何英

主编:罗再芳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