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陈劲:桐梓小西湖

2025-10-19 15:5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桐梓小西湖

文/陈劲

在贵州桐梓众多休闲旅游避暑地中,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她娇小的身姿依偎在苍翠山色间,和风吹拂,柔波涌起,杨柳依依,人们在此“清凉一夏、康养怡情”,成为“四季桐梓情,黔渝一家亲”的最佳见证。

她就是素有“黔北明珠”之美誉的桐梓“小西湖”,位于桐梓县城东6华里处。如今有缘遇见,我那驾车的倦意不觉消失无影。

从桐梓文友的叙述中,我知晓了“小西湖”的历史。1938年,四十一兵工厂迁到这里,为解决电力供应,筑堤蓄水,形成一百多亩的人工湖,由清华大学等国内五所顶尖大学联合设计,于艰难困苦中建起天门河水电厂,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书写了厚重的一页。因湖光山色秀丽,仿杭州西湖设景,湖中安置三个石塔,名“三潭映月”;湖岸广栽杨柳,常会听到浓荫深处呖呖莺啼,名“柳浪闻莺”;坝首建方形纪念塔,夕阳西下,塔景横斜,俨然如“雷峰夕照”,当地群众称“小西湖”。文友说,“小西湖”中原建有湖心亭,柱子上有对联——“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

虽然,无论与“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杭州西湖,还是与“山水甲天下”之广西桂林相比,桐梓的“小西湖”均稍逊一筹,但它依据得天独厚的高原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条件,以生态避暑游吸引着渝黔两地的人们,成为众口称赞的生态避暑地和旅游打卡地。

抬望眼,绿瓦红墙坐拥绿水青山,掩映于层层叠叠的山野,粉墨如黛,好一幅山水画。听,风儿是那样轻柔,正与山间草木喃喃细语;鸟鸣是那样清脆,让人忘掉所有的烦恼。

不觉中我只身来到一处甩甩桥。童心突至,我上去与三五游人一起摇曳。在笑声中,笨重的甩甩桥也欢快地歌唱起来。我们摇啊摇,大有腾挪跌宕之气势,亦有荡胸层云之快感。每一次仰视,都觉得天好蓝;每一口深呼吸,都觉得肺腑好清爽。末了,我们情不由衷地甩开喉咙一阵呼喊,任随那“喔、啊”的雄浑声随风飘荡。

这三五游人原来是我的老乡。他们来自重庆沙坪坝,已在“小西湖”休闲避暑多年,对如今桐梓发展新颜的赞誉溢于言表。“现在,渝筑高速已建成通车,未来还要建渝贵高铁,渝黔两地来往将更加方便了。”他们自豪地说,这里的山是“桂林的山”,水是“西湖的水”,来此避暑“今生无悔”,一天过得巴适得很。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 辑  杨雪

       美 编  钟柳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总值班  杨飞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