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说》再启新篇,《师说》续燃星火!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与重庆晚报携手的教育专栏,仍以文字为翼,载着热忱与期盼,翱翔于成长与育人的晴空。 第五期“少年说”与“师说”踏风而来,我们继续解码成长的多元模样——这里有少年对大自然生灵的细腻感知,有对偶像的思念、思索与成长;更有教育者以智为阶,以爱为梯,托举身体有恙的孩子向光而行的温暖注脚。 不妨共赴这方鲜活天地,循着“文字织就成长,教育浸润时光”的初心,聆听少年的蓬勃心声,触碰教育的坚实力量,让每一份真挚的表达,都成为成长路上的熠熠星光。 相信,让“小糖丸”更甜刘燕 重庆两江新区巴蜀学校
抢球、过人、运球,一个潇洒帅气的身影一跃而起,随着“哐当”一声,篮球在空中划过一个完美的弧线,稳稳地落进了篮筐。场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小糖丸”兴奋地高举双手,围着球场欢快地奔跑。那一刻,他自信阳光,浑身上下散发着光芒。谁曾想,这样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孩身上常年携带胰岛素注射滞留管,因为他患有先天性糖尿病。 初见其芒,感其不易 时光倒回到一个夏日的午后,孩子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写作业,笔尖与纸张沙沙作响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回响。突然,一阵清脆的笑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我抬起头,目光穿过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定格在地上的纸飞机,那是“小糖丸”扔的,他悄悄“偷袭”前面的同学,周围的同学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吸引,他得意地扬了扬眉,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第二架纸飞机,在他手里已“跃跃欲试”。 我缓步走到“小糖丸”身边,轻敲桌面,示意他停下来。他歪着头,撑着脑袋,望向窗外,似乎压根不愿意搭理我,桌上的作业还是一片空白。 这样的场景我已司空见惯:他非常自我,上课时常常用夸张怪异的表现哗众取宠,甚至会突然跑出去玩;对学习也缺乏兴趣,作业经常拖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完成,字迹潦草,错误百出;自我管理能力很差,常常忘记带作业,丢三落四,状况不断。 他的表现,如同阴霾笼罩在教室的角落,不仅阻碍着他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影响着班里的学习氛围。 看着他,我心中的无奈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我曾无数次苦口婆心引导他走向进步,无数次耐心地沟通想打开他的心扉,无数次热情地尝试让他变得好学而有自制力……但这些努力都像是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知其来处,识其沧桑 下课后,我调整心情,把他喊到我的办公室,轻声问道:“你为什么在上课期间玩游戏?”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沉默片刻后,小声说道:“老师,我只是觉得很无聊,没有人和我玩。” 听到这句话,我心中一颤。原来,在他调皮捣蛋的背后,隐藏着他对关注和认可的渴望。而这份渴望,竟是我从来没有发现到的。 下班后,我走进他的家里,跟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说到动情之处,“小糖丸”的妈妈带着哭腔告诉我:“孩子一生下来就患上这么严重的病,生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们总希望能满足他的所有需求,以此来弥补他身体上的遗憾。” 那一刻,我明白了,家长的过度溺爱,反而让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而疾病的影响,让他的性格变得更为敏感和内向。他害怕自己会因为病情而受到歧视或排斥,开始用“特别”的表现来伪装自己,希望能够赢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小糖丸”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照,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导。我需要帮助他建立自信,让他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身体状况,还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我决定带着尊重与信任去接近“小糖丸”,去解读他的内心世界,寻找他的闪光点和教育契机。 探其兴趣,寻其阳光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人,一个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信心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小糖丸”在读《莱特兄弟与飞机的发明》,这让我欣喜不已,随即去书店认真挑选了一本《飞机:从梦想到现实》送给他。 我告诉他:“这是一本与飞机有关的实现梦想的书籍,老师希望你能认真读一读。” 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开心地接受了这本书。更令我惊喜的是,他常常来与我分享阅读的收获和感悟,我也愿意倾听他的想法和见解,与他一起探讨书中的智慧和哲理。 这种深入的交流不仅增进了我们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更激发了“小糖丸”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自信。 我希望他能够收获更大的自信,我鼓励他把自己对飞机的了解和感悟在班会课上给全班同学做一个分享,他破天荒地认真做了一份精美的PPT,在班会课上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似乎与之前懒散叛逆的他判若两人。 那次分享结束后,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投去了赞赏的目光。那一刻,我从他眼神里看到了自信的光芒。 从那以后,教室里时常会看到他专心阅读的身影,他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眼神愈发笃定和沉稳。 追其脚步,伴其成长 时间飞逝,“小糖丸”已经从一个稚嫩的孩童蜕变为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的成长如同树苗经历风雨,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在六年级毕业之际,他作为“十佳优雅少年”代表,自信地站在主席台上为母校赠送匾额。 在毕业后的日子里,“小糖丸”与我的情感纽带并未因时空的距离而断裂,反而愈加深厚。 有一次,他回到学校来看望我,他带来了一本书《自信的力量》,说是要送给学弟学妹们。 我邀请他站上讲台说几句,他欣然接受,昂首挺胸,三步并作两步走上讲台,他围绕“自信”分享了自己小学的心路历程,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他是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慢慢建立自信的。 站在台下的我,看着讲台上闪闪发光的他,眼眶不禁湿润了,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我多么庆幸,多年前我选择相信他,帮助他,让这颗“小糖丸”变得更甜了! 【后记】 爱护每个特别的孩子 我希望像“小糖丸”一样的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都能被世界温柔托举。愿病痛化作轻烟消散,带着独有的勇气,去遇见山川湖海,去收获一路繁花。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而我,将继续用心去关爱每一个特别的孩子,因为他们都需要老师用爱心、责任、智慧去引导他们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老师用心付出,看到他们,相信他们,帮助他们,就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编辑:杨雪 美编:钟柳 主编:陈广庆 策划:胡万俊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周圆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