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9日,以“系统性变革与新闻生态重构”为主题,第五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在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举行。本届工作坊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记者》、《传媒观察》等单位联合主办,《新闻记者》《传媒观察》《新闻界》《南京社会科学》《新闻与写作》《国际新闻界》提供学刊支持,重庆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第1眼新闻提供媒体支持。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们齐聚嘉陵江畔,围绕平台逻辑、数据新闻、地方融媒、新闻边界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10月18日上午,第五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开幕式在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青李空间A11举行,《新闻记者》主编刘鹏担任主持。 开幕式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创新实验室主任王辰瑶致辞,她对全体参会嘉宾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表达了对本次会议“办得比以往更好”的期望,肯定工作坊始终坚持“小而美”的传统。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龙伟教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工作坊是一场兼具温馨氛围与学术深度的交流活动,期待在工作坊的美好空间中,共同书写学术研究与合作发展的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教授应邀出席工作坊并发表致辞。尹韵公教授对本次工作坊所营造的浓厚学术研讨氛围给予高度肯定与赞赏,并指出“系统性变革与新闻生态重构”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命题,纵览历史演进脉络,无论技术迭代如何迅猛、传播形态怎样革新,人类对于新闻信息的核心需求,始终是恒定不变的。 开幕式后,工作坊围绕不同主题举行了3场分论坛,21篇高质量论文报告依次展开。学者们聚焦系统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数字化平台化驱动下的新闻生态重构、数字时代新闻公共价值遭遇的挑战及其应对、新闻的边界探索、新闻用户与参与机制、新闻创新研究的方法论等方向分享成果,其间既有学者互评、又有嘉宾点评与自由交流,节奏紧凑、讨论热烈,对参会论文提出了诸多善意的建设性意见,推动学术认知向更深层次迈进。 经每场评议人和主持人共同推选,本次工作坊最终评选出6篇优秀论文。在闭幕式上,《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为优秀论文作者姚舟怡、白红义、周子杰、张洋、吕澄欣、黄雅兰、唐玥、闫文捷、谭心瑶颁奖。作为下一届工作坊承办方代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白红义教授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新闻研究领域学者们重要的交流阵地,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和大家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再相聚。 短短两日,嘉陵江畔金桂飘香,新传学院思想激荡。第五届新闻创新研究工作坊围绕“系统性变革与新闻生态重构”的时代命题,见证了新闻学者对新闻生态的全新丈量——从个体呐喊到制度重塑,从局部创新到生态重构。故事未完,期待明年学界同仁再叙新知。(李子英 汤思文/文 汤雪灏 陈昕雯 汪思宇/图)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