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李秀玲:听,穿林打叶声

2025-10-31 10:08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听,穿林打叶声

文/李秀玲


总觉得,要去一次眉山的三苏祠,才算是真正地了解苏东坡。

眉山市不大,三苏祠在老城区。从西门而入,走几步过了一座青石小桥,古香古色的庭院气息就扑面而来。

三苏祠在南宋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上重建。这里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是从古至今文人的精神原乡。从空中俯瞰,祠堂呈现“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

庭院内竹柏杂花丛生,蝉鸣声声,小亭隐于桂花树或蜡梅树下。潺潺溪水声忽远忽近,忽左忽右。荷塘里莲叶亭亭,莲花优雅。脚下的石径宽窄不一,宽的是主道,窄的可通往另一个去处:一个小亭、一艘石船、一座假山,或是古意悠然的茶室。

三苏祠的室内展览馆分为地面和地下两层,借助了现代科技和精美设计的展陈,让游客从图文和触摸式体验等多方位去了解苏氏三父子的人生磨难与辉煌。

对于眉山来说,苏氏三父子本就是一体,不能拆分。苏东坡虽然伟大,但是没有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他人生的万丈光芒也会黯淡几分,或许宋仁宗赵祯不会兴冲冲地对皇后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或许后世就会少了这首千古佳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意犹未尽地走出展览馆,天空飘起了细雨。祠内处处更显清幽、深邃,一如千年前的光景。

过石桥、廊桥、古井,我遇见了一方竹林。雨水不断浸润,每一片竹叶都喝足了水,修长而饱满、温润又清雅。竹干修长、俊秀,竹节分明、坚韧,苏家旧宅屋檐黝黑发亮,木窗古意朴朴。时光沉淀了色彩,让三苏祠在岁月沧桑中的韵味更加悠长、凝重。

起风了。

竹叶弄清影,雨滴簌簌落下。

我伫立在竹林前,迟迟不肯挪动脚步,好像有人在低声吟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苏东坡吧?应该是他。他从竹叶的缝隙中走来,从千年时光中走来,颧骨高高、面颊清瘦、胡须稀疏,唯有一双眼睛,清亮锐利,仿佛看穿一切世事。他不是意气风发时的苏轼,而是“乌台诗案”后贬官黄州的苏东坡,光彩不再,满腹学识,报国无门。

黄州那几年,是苏东坡思想与境界的转折之地,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他逐渐走向成熟睿智,内心稳定而强大,人间多了一个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东坡居士。

定风波,是天地之风波、风雨之风波,也是内心之风波。至此,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倘若苏东坡一生顺遂,官运亨通,那他只能是苏轼,流传下来的或有文采斐然的公文、奏疏,或有华丽的应景骈文,可是缺了阴晴圆缺的感叹,缺了大江东去的豪迈,缺了命运沉浮后的豁达,缺了一颗向佛面道的玲珑心,那北宋以后那轮清辉的月亮该是多么的寂寞啊。

苏东坡成全了自己,也照亮了我们。

后人欣赏他流传下来的诗文、画作、书法,效仿他的风趣与幽默,钦佩他虽被放逐但仍有一颗拳拳为民之心。

后人记得他在杭州西湖修建的苏堤,记得他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酒酣胸胆尚开张时,随口吟出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伤春时,这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最适合不过;思念至爱时,脑海里自动弹出的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东坡的诗词写尽了人生各个阶段的起起伏伏、是非成败。我们所经历的情感纠葛和职场困惑,苏东坡都曾经历过,在他的诗词里都找得到洒脱的答案。而苏东坡所经历的逆境、贫困、磨难,大起大落,放在我们身上,谁人能扛得过?谁人能如他一般将逆境过得生趣盎然,淋漓尽致,落魄不堪时也不忘享受生活中的美食、美景,眺望生活的远方。

从苏家旧宅走出不远,一条长约50米,宽1.5米的小径出现在眼前,笔直、幽静。左侧栽种的全是竹子;右边是个荷花池,粉红色的荷花很少,几乎都是白色的。密密层层的莲叶中,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恰如苏东坡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的秉性。

竹是三苏祠里必不可少的。“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这也是他精神世界的寄托与人格的暗喻。

苏东坡在《东坡七集》中写道:“一径青苔竹径斜,百篇诗里取相忘。”这和眼前这条小径完全重合,不知是先有诗?还是先有这条旧居里的竹林小径?

竹林茂密,小径湿漉,自成一方清幽天地。这天地不大,却能任凭思绪蔓延,至竹叶,至荷花,至北宋,直至遇见苏东坡,遇见苏氏三父子。

听,穿林打叶声,声声入耳,余音袅袅。烟雨蒙蒙中,似有故人抚须而笑,不发一言,风姿卓然。(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编 辑:戴林

美 编:钟柳

校审:罗再芳

主 编:陈广庆

策 划:胡万俊

总值班:周圆 杨飞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