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思想的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心灵的共鸣,编织成教育的诗篇。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和重庆晚报合办的“书香润心灵 笔墨伴成长”——《少年说》与《师说》双专栏,在这个万物将收藏的时节,如期与您相见。 在第七期的《少年说》中,我们将继续聆听来自两江校园的声音。这里有对校园生活的感悟,有少年们对爸爸妈妈的佩服和劝诫,每一封信都是一次真诚的表达,每一段文字都闪耀着成长的光芒。 而《师说》栏目,则将带您走进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我们将分享他们在三尺讲台之上的坚守与创新,感受他们在育人之路上的温情与智慧,共同探寻用爱与责任点亮学生心灵的教育密码。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与重庆晚报,始终致力于搭建这座沟通的桥梁。期待本期专栏,能让您再次感受到两江教育的温度与力量,见证师生携手,共绘教育新篇。 从“小旋风”到“小书虫”龙凤 重庆市巴蜀蓝湖郡小学
在班级里,小宇像一股不知疲倦的“小旋风”。他思维敏捷,活力四射,这本是天赋的礼物,却也常在不经意间掀起“风暴”——课间追跑打闹、玩笑失了分寸,几乎每日都有同学委屈地来告状。 “小旋风”参加“夸夸会”之后 面对他因冲动懊悔、因被告状而委屈的小脸,我深知,简单的批评与叨叨地说教,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他需要一个能安放旺盛精力的港湾,更需要一扇理解他人、反思自我的窗户。我望向教室里的书架,答案渐渐清晰:阅读——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心灵的镇静剂和行为的无声导师。 于是,班级的每日阅读30分钟,我格外用心经营,鼓励分享,不吝表扬。然而,最初的小宇,对书本兴趣不足,“小书虫”的称号如同掠过耳畔的风。他的世界,似乎只在奔跑的喧嚣里。 转机,悄然降临在一次班级的夸夸会上。当我隆重夸奖一位坚持阅读的女孩,称她为“小书虫”并颁发奖品时,我敏锐地捕捉到小宇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芒——那不只是对奖品的渴望,更像是一种被点燃的价值认同感。 当晚,奇迹发生了!小宇妈妈发来了他端坐读书的视频。 我如获至宝,第二天便在班上大力赞扬他“主动拥抱好习惯”的勇气。这声赞许,如同在“小旋风”的心湖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名为“我能行”的涟漪。 “阅读小明星”的诞生 令人惊喜的涟漪在持续扩散。小宇竟坚持了一周阅读打卡!我看到了他内心那份渴望改变的韧劲。于是,我轻轻告诉他:“听说坚持做一件事21天,它就会变成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好习惯,你能坚持吗?” 这清晰的目标设定,仿佛为他奔跑的能量,指明了一条充满可能性的新航道——书页的海洋。 他欣然接受了挑战。三十多个日夜悄然滑过书脊,当他成功跨越21天的里程碑,我在全班面前为他呐喊助威:“小宇不仅坚持了阅读,更证明了‘小旋风’也能在书海里安静遨游,成为自己习惯的主人!” 掌声中,他脊背挺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光芒,我知道那是他的自我效能感在提升。 我顺势引导:“那么,敢不敢向100天阅读小超人发起冲刺?”他响亮回应:“敢!”阅读,正悄然成为他管理那蓬勃生命力的新方式。 一张及时的“阅读小明星”奖状,如同旅途中的驿站,给了他持续前行的温暖动力。期待阅读能推开一扇窗,丰富他的认知地图,滋养他共情与反思的嫩芽,期许他能从最初的“要我读”,渐渐转变为“我要读”,当阅读成为他生命内在的呼吸,习惯便真正扎根于灵魂深处。这份坚持,也像投入池塘的石子,在班级激起涟漪,带动了好几位同学加入了阅读打卡的行列。 【感悟】 阅读是最深沉的力量 回望小宇的蜕变,我深切体会到教育如春风化雨,贵在因势利导:同伴榜样的力量点燃了他最初的兴趣火花,而我及时而真诚的肯定,则如阳光雨露,呵护了这株破土而出的幼苗。 阅读展现其多维的魔力:它提供了每日片刻的沉静,让“小旋风”得以喘息,学习专注;书中世界的万千气象,悄然丰富着他的认知地图,滋养着共情与反思的嫩芽,这正是化解人际冲突、走向成熟的内在基石。 教育之道,有时并非驯服奔马,而是为它找到一片可以自由驰骋又惠及四方的草原。我也看到了阅读最深沉的力量——它不仅塑造着“小书虫”,更在雕琢一个更平和、更通达、更能与自己及世界和谐相处的小小灵魂。这粒始于“静心”期盼的阅读种子,已在认知与情感的土壤里深深扎根,破土成苗,终将伸展出繁茂的枝叶,成为更多种子萌芽的序章——当一粒种子撑开一片森林的天空,那正是教育最动人、最深远的回响。 多动“小星球”也有闪光点叶蓓 重庆两江新区嘉原小学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星辰,他们有着各自的光芒和个性。一三班的小李,便是这样一颗充满挑战却又无比闪耀的小星星,一个常在教室里“公转”又“自转”的小家伙。 “小星球”很倔强 初见小李,他那好动且坐不住的模样便格外引人注目。 课堂上,小李总是难以安静下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不停地扭动、张望。 一旦老师试图批评他,让他遵守纪律,那股倔强便会瞬间涌起,他会毫不犹豫地顶嘴,对老师的教导充耳不闻,更别提配合工作了,这着实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小星球”会发光 然而,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用爱与耐心去点燃他们的潜能。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敏锐地察觉到小李对美术似乎有着独特的兴趣。尽管他的画作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相差甚远,但他至少能在美术课上安静地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创作。这小小的发现,如同在黑暗中寻到了一丝曙光,让我决定深入探索他的兴趣所在。 记得那是一节美术课,当我讲述小昆虫的奇妙世界时,不经意间将话题延伸到了充满趣味的动物园。那一刻,我看到李宣成的眼睛里闪烁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听得格外认真,回答问题也异常积极。 我深知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于是走到他面前,真诚地夸奖了他。同时,我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你要是能稳稳坐好一节课,那我悄悄奖励你一个礼物。” 令我惊喜的是,他居然真的坚持了下来。第二天,当他看到我递给他的那颗棒棒糖时,脸上绽放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小星球”爱鼓励 从那以后,每一节美术课,小李都会早早地跑到万物生空间来等着我。 看到我来的那一刻,他会像欢快的小鸟一样扑到我身边,紧紧地抱着我。 “你这样干嘛呢?”我轻声问道。 “喜欢你呀!”他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纯真和喜悦。 “喜欢我就在教室里安静等着我啊,在我的课你要带头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那我也会非常喜欢你。”我温柔地引导着他。 他懂事地点点头,然后一阵疯跑地回到教室,乖乖地坐好。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虽然不是随时都能完美地坚持下来,但每当我们四目相对时,他便能读懂我眼中的期许和鼓励。 看着他一点点的改变,我的心中,满是欣慰。 【感悟】 用爱点亮孩子前行的路 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需要我们用耐心和智慧去浇灌每一棵幼苗。 小李的转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发现,用爱去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或许,这就是教育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见证着一个个生命的蜕变,收获着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我愿继续用爱与智慧,为更多的孩子点亮前行的路,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茁壮成长。 编辑:杨雪 主编:陈广庆 策划:胡万俊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周圆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