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书香不辍,初心如磐;笔墨有声,逐光而行。由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与重庆晚报联合打造的“书香润心灵 笔墨伴成长”——《少年说》与《师说》双专栏,如期迎来第十期。我们继续以文字为桥、以阅读为舟,与您共赴一场温润而坚定的教育之约。 本期《少年说》,依旧涌动着两江少年的赤诚与锋芒。他们有的在信中期待遇见更好的家人和自己,有的在校园中有了贴心的伙伴,有的关心“逆火而行”的勇士,有的在历史的字里行间找到英雄的力量。每一段文字都跳动着青春的节拍,每一份表达都诠释着成长的蜕变。 《师说》专栏则持续诠释教育者的坚守与智慧。我们将一同聆听老师们在三尺讲台的深耕故事,感受她们用爱心与责任搭建育人桥梁,解锁助力学生逐梦前行的成长密码。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与重庆晚报,始终秉持初心搭建交流平台,用心传递教育温度。愿本期专栏让您再次触摸到两江教育的深度与活力,见证师生携手、共育花开的动人图景,共绘立德树人的绚丽画卷。 我们班的每颗种子 都闪闪放光严平 重庆两江新区嘉原小学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生命对话。班主任需以专业为舵、以爱为帆,在五育融合的航程中,静待每一颗种子长成自己的模样。 在这条成长的路上,我既是播种者,也是收获者。孩子们的每一个笑容,每一次进步,都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我与孩子们共赴一场温暖而漫长的远行。此行路上,闪亮的小故事一个接一个,让我细细为大家说一说。 故事1 “班级小管家” 一年前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还是二年级。 晨读前的十分钟,《彩虹童年》的旋律总会准时响起。孩子们坐在椅子上,有的晃着脚丫,有的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最调皮的小宸也会乖乖地张着嘴,唱到“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光”时,还会偷偷瞟一眼自己桌角的“星星卡片”——那是上周他主动帮值日生扫地,我奖励给他的。 这让我想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小宸以前总坐不住,但自从发现他喜欢帮大家做事,我便让他当“班级小管家”。 如今,小宸不仅自觉遵守纪律,还会提醒同学别打闹,就像一颗慢慢找到自己轨道的小星星。 故事2 教室里的“美容师” 我刚接到班的时候,小羽总是低着头,回答问题时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有同学私下里说她“胆小鬼”。 一次班会课,我提议成立“教室美容小组”,负责照顾绿植、整理图书角,小羽犹豫了,但还是鼓起勇气举起了手。我让她当组长。 第一天她只是悄悄给绿萝浇了水,连叶子上的灰尘都没敢擦。我故意当着全班的面说:“今天绿萝的叶子好像变亮了,是谁这么细心呀?” 小羽的脸一下子红了,慢慢抬起了头。 之后,我每天都找机会夸她:你摆的图书特别整齐,找书都方便多了;你擦的黑板真干净,字写在上面都好看了;你照顾的绿植长势喜人…… 渐渐地,小羽开始主动跟小组同学商量“怎么把图书角装饰得更漂亮”,甚至会在班会课上举手分享“照顾绿植的小技巧”。 现在的小羽,不仅能大方地跟老师同学聊天,还主动报名参加大队委竞选,而且还是脱稿演讲,站在台上的样子,自信得像换了一个人。 这让我想起“过程性评价”的理念,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小羽照顾的绿萝,每天悄悄长一点,总有一天会枝繁叶茂。 故事3 让“选位券”的小太阳 “老师!老师!我的积分够换‘午茶券’啦!”小凯举起粉色的积分卡,蹦蹦跳跳地跑到我面前,卡片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贴纸——有“按时交作业”的蓝色贴,“帮助同学”的黄色贴,“积极发言”的红色贴。 我们班的积分制度,是去年冬天一起设计的:每做到一项约定,就能获得相应颜色的贴纸,攒够不同数量的贴纸,可以兑换不同的“奖励”:10张贴换“互帮互助券”(能请同学帮忙讲题),20张贴换“选位券”(下周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座位),30张贴换“午茶券”(班主任约下午茶,一起吃小零食谈心)。 小凯以前,总爱拖欠作业。自从有了积分制度,小凯每天放学前都会主动找我检查作业,还会帮同桌辅导数学题。 有一次,小凯攒够积分换了“选位券”,却把机会让给了刚转学来的小晴。 小凯说:“小晴刚来,让她选个喜欢的座位,就能更快适应啦!” 看着孩子们在积分兑换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我想这就是“正向激励”的重要性,那些小小的贴纸,就像一束束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童心,也让他们慢慢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故事4 靠谱的“小老师” 开学第二天,我发了一张孩子们认真早读的照片在班级群里。 中午,我收到维维妈妈发来信息:“维维旁边那个弟弟是小凯吗?” 我知道,维维妈妈可能担心小凯的自控能力差,担心会影响同桌微微的学习,都不愿意做他的同桌。于是,立马回复:“是的,小凯特别喜欢看课外书,课外知识非常丰富,脑瓜子特聪明。还很热心,经常帮同学讲题。别急!” 在班上,我私下找两个孩子沟通。 我对维维说:“维维,我知道你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孩子,小凯需要你的帮助,你要当好小老师哦!他上课不认真,你可以提醒他一下。” 我对小凯说:“你喜欢看书,思维敏捷,维维如果有不懂的题,你要主动帮她讲一讲哦!” 第二天,我捕捉到小凯正在给维维讲题的视频发给她了,维维妈妈连连鼓掌。 放大小凯的优点,缓解家长焦虑,赋予两个孩子“小老师”与“帮助者”的角色,让他们从“相互嫌弃”转变为“彼此需要”。 最终,不仅小凯的正向行为被激发,维维也在帮助他人中获得了成就感,家长的态度更是从担忧转为认可,真正实现了学生、家长与老师三方的良性互动,让一个潜在的矛盾点变成了促进孩子成长的契机。 故事5 “作业小树懒”也有优点 每天晚上七点,我都会在家长群里分享“今日小美好”——可能是小宋主动帮同学捡橡皮的照片,可能是小朱在美术课上画的漂亮作品,也可能是孩子们一起打扫教室的短视频。 我一直坚持“公开表扬,私下沟通问题”,因为我知道,家长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才会更有信心引导孩子。 记得上学期,小辉的妈妈私下找我,说孩子总拖拉作业,家长催急了,孩子就哭着说“我什么都做不好”。 我先跟她分享了小辉的优点:“昨天数学课上,燕子老师说小辉的解题思路特别独特,还主动上台给大家讲解,同学们都为他鼓掌呢!” 接着我建议她:“以后别总说‘你怎么又拖拉’,试试找他的优点,比如他今天比昨天快了五分钟,就夸他‘你今天写作业速度变快了,真厉害’,每天至少夸一次,慢慢他就有信心了。” 之后的两周,小辉妈妈每天都会给我“晒”小辉的进步:“今天主动提前写作业了”“自己整理了书包”。 现在的小辉,不仅作业能按时完成,还会主动帮妈妈做家务,他妈妈说:“原来多夸夸孩子,他真的会越来越棒!” 【感悟】 成长永无止境 风雨与阳光都是礼物 在开学典礼上,绒花校长宣布一年一度的“嘉佳班级”又属于我们班时,孩子们沸腾了、孩子们欢呼地抱在一起。“嘉佳班级”是对班级一学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肯定。 小昊激动地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苹果老师,我们做到啦!你要给我们奖励哦!” 台下的绒花校长笑着朝孩子们点头,这让我想起“破除唯分数论”的号召——教育从来不是工厂里的流水线,不是把所有孩子都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像园丁一样,根据每颗种子的特点,给予阳光和雨露,静待它们长成自己的模样。 这一年多,我看着小宋从一个害羞的小男孩,变成能主动帮同学讲题的“小老师”;看着小丰从一个爱打闹的调皮鬼,变成遵守纪律的“自律小达人”;看着小帆从一个胆小的学生,变成自信大方的“朗诵小能手”…… 作为孩子们的班主任,我不仅是他们学海旅途的陪伴者,更是他们生命拔节的见证人。未来的路还长,我愿继续以真诚为壤,以专业为光,守护每一颗沉睡又充满生机的小种子,陪他们穿越风雨,也共沐阳光。 愿我们始终以爱为帆,以信任为桨,在教育这片无垠的星辰大海中,与孩子们同舟共济,奔赴一场温暖而漫长的远行——那里,春天从不缺席,童年永远有光。 编辑:杨雪 美编:钟柳 主编:陈广庆 策划:胡万俊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