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近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冉家坝站上线了一幅幅精美的童画,绘出了孩子们的爱水、护水、节水心声。 3月25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在环线冉家坝站外环方向站台看到,站台门上贴着重庆市水利局以蓝色为主色调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海报。行走在站台上,海报上47幅“爱水、护水、节水”主题童画一一映入眼帘,仿佛在看一场精美的画展。 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在站台候车的乘客无不被这些童画所吸引。乘客曾先生说,在站台候车时看到小朋友们的这些画,就像是在看一场“画展”,也增强了自己节约用水的意识。一旁的文女士则说:“小朋友的这些画每一幅都不一样,融入了生活中保护水资源的点滴日常,很有趣。” 据了解,这些画都是由重庆的小学生创作。指导学生们创作的张老师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节水爱水从娃娃抓起,此前特意用了一节课让孩子们画水源保护主题画,增强了他们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让孩子们体会到水资源的宝贵,加入到爱水、护水、节水行列当中来。 “孩子们都表示以后节约用水将从自己做起,还要做一名小小宣传员,号召身边更多的人认识水的意义。”学生们所在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孩子们的画中绘出了很多节约用水的金点子,有的绘画了很多浪费水的不和谐样子,以期望唤醒人们认识水、节约用水的意识。孩子们想象丰富,有以一个水龙头的一生,从喷涌而出,到滴水而落,到水枯无垠,以最形象的方式传递着水的过渡滥用的危害,还有的孩子绘画了一滴水与森林湖泊的完美融合。 据悉,不仅在环线冉家坝站能看到市水利局“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主题童画,在9号线车厢、站台,以及3号线上的语音中,都能看到或听到水资源保护宣传内容。 重庆晚报记者从重庆市水利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在保护水资源方面成效显著:完成全市32条河流水量分配;率先通过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技术审查;发出我市首张生态流量调度令,编制完成《重庆市极端气候条件下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和16条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开展国家级、长江流域和市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评估,完成市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优化调整;新峰河、九龙河被水利部确定全国首批母亲河复苏河流;累计完成了水权交易80余例,累计交易水量突破5000万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已6次在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优秀。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张馨允/文 郎建荣/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