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和重庆晚报的故事⑤丨持续帮助 “乖乖”的这17年

2025-2-14 10:23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回顾>>

2008年,1岁8个月的女童菲菲,被亲生爷爷扔在火车轮下,导致高位截肢。《重庆晚报》第一时间报道后,菲菲的遭遇引起许多人关注,人们纷纷为孩子捐款,到医院看望菲菲,大家亲昵地称她为“乖乖”。一群爱心人士专门组建了关爱菲菲的爱心妈妈群;市慈善总会为菲菲成立专门救助账户,实行专款专用。

2008年,原《重庆晚报》记者朱隽在医院看望“乖乖”。

在大家的帮助下,菲菲去国外安装了义肢,重新站了起来。17年来,《重庆晚报》持续关注这个特殊的女孩儿,朱隽、钱波、李琅等《重庆晚报》记者,持续跟踪报道了菲菲40余篇新闻报道,既为她带来了多方的助力与关怀,也见证了她的成长。

讲述人

朱隽

原《重庆晚报》记者、资深媒体人


朱隽和“乖乖”

我们看着菲菲长大,一晃17年过去了。

2008年2月24日,还在《重庆晚报》见习的我,接到重庆铁路公安的线索:一名幼儿被人丢入正在行驶的列车车轮下,被巡线的铁路公安发现救下一命,但永远失去了双腿。

我和摄影记者当天下午赶到位于北碚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看到病房中还不会说话的她——一双明亮而无辜的大眼睛,大腿上包扎着纱布。周围的病友亲属帮忙照顾,我给不哭不闹的她取名“乖乖”。

经过调查,是贵州的爷爷将自己的孙女菲菲扔进正在行驶的火车车轮下。这一举动,致使菲菲高位截肢,并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和摄影记者一直关注这个小女孩的病情和事情进展,接连写了很多后续报道,也第一次深深感受到重庆人的大爱,四面八方的重庆人,纷纷为菲菲献上捐款和爱心。第三天的时候,已经有2000多人到医院探望女孩,医院不得已实行了管控。

重庆爱心父母还为菲菲建立了一个名叫“天使的翅膀”的QQ群,后来人越来越多,从全国扩展到国外的华人。群里的爱心父母有的是大学教授、心理专家、企业老板、定居国外的华人……

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下,“乖乖”活泼爱笑。

通过《重庆晚报》的深入报道,来自全国的捐款源源不断,市慈善总会在2008年2月29日,宣布成立菲菲专门救助账户,实行专款专用。这是重庆市慈善总会,首次为个人成立账户,并在我和摄影记者的参与下,双方签订了《关于对王芸菲捐赠善款的使用意见》。

从那时起,每月有一笔生活费准时转入菲菲个人账户。此后,治疗费用和后续读书费用,也从基金里抽取。

菲菲也很快从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转到了西南医院免费康复治疗。也是在2008年,经过爱心华人的联系,菲菲有了去国外治疗安装义肢的机会。孩子年年在长高、长重,义肢要每年一换,持续更换到21岁。

每年暑假,菲菲的母亲黄燕就会带着她从四川大竹出发去美国波士顿。十多年来,每到7月,那个名为“天使的翅膀”QQ群,就会刷屏一两个月。谁去机场接人、谁安排住宿,在上海、北京、重庆转机怎么耍……群里的人,年年安排得妥妥的。

如今,这个群早已从QQ群变成了微信群,但联系和关心从未间断。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但做得更多的是见证和帮忙。

去年,菲菲结束自己的高中生涯,考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活平静的她,想好好学习,大学期间准备争取考研,以后好好工作来回馈这些年爱她的人。

我们会一直看着这个女孩读书、工作,看着她坚强而幸福的生活。她少了一双腿,但那些心中有爱的人给她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更多故事回顾

1、“我和重庆晚报的故事”| “十大感动人物”周书平的新春全家福

2、我和重庆晚报的故事②|《重庆晚报》这个栏目 促成设立“为重庆争光奖”

3、我和重庆晚报的故事③|残奥冠军廖克力: 《重庆晚报》陪我走过30年

4、我和重庆晚报的故事④|九寨沟地震后的“母亲海”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