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寻城记 | 你可曾到缙云山 赏金秋之宋桂?

2023-9-27 13:5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在飘满桂香的金秋,哪里的桂花树最值得大家去打卡呢?重庆晚报记者得给大家推荐缙云山夕照峰上的两株古木——有数百年历史的木犀。

这棵数百年的木犀很大,记者用手机退后很远才能拍到“半身照”,和矿泉水对比一下,可以感受它树干的大小。


缙云之桂 香飘数百年

北碚的缙云山,是“古巴渝十二景”中“缙岭云霞”之所在。缙云山九峰风景优美异常: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九峰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参天,有“小峨眉”之称。清代巴县知县王尔鉴曾有诗咏缙云:蜀山九十九,萃此九峰青……这九峰各有特色,每年金秋,“缙云桂香飘十里”,就是指夕照峰上的古木——木犀飘的花香。

9月21日,记者乘车来到缙云山的夕照峰寻找传说中的木犀。说起木犀,很多人不明白,但提到桂花,大家应该都知道。桂花树的树皮呈灰褐色,其纹如犀,所以在古时,人们常称桂花树为木犀(或木樨)。

据悉,两棵木犀原为古刹石华寺之旧物。具体有多少岁?如今只能推测至少有五六百岁。何人所种,是什么品种的木犀?就连当地的居民都不知道。记者一连问了三位附近的居民,都觉得木犀只有一百多岁。

其实,它俩不晚于明代,有文字推测是宋时的古木。

据北碚志记载,石华寺在缙云山夕照峰脚下,建寺年代不详。但明代翰林院编修江朝宗(璧山八塘人,生于1425年)在《石华寺碑记》中记:“寺在日照之下,旧名庵,又名寺。四顾眺焉,挺然突出。人仰瞻之,若在云表。竹木森然,一尘不到,诚天壤胜概也。”

北碚志里还说,这里“地形奇异,风景优美。左侧有石笋拔地而起,俗称石花。古人华花同义,故寺名石华。石花高二十余米,光滑不可攀。传说石笋尖端有宝珠一颗,为迦叶古佛留下的镇寺之宝。殿宇全用杉木建造,1967年被撤除”。但建寺时,不知哪位种下的两棵木犀,至今还在。

清同治《璧山县志》记载,两棵木犀为“数百年物也”。

四川科技出版社《花海拾贝》中记载:“北碚缙云山……在丛林绿荫中,那宋时种植的桂花树,历经近千年的世间沧桑,至今犹老干苍劲,绿影婆娑,花香远溢……”

得到这么多信息和指引后,记者徒步上山寻找:缙云有峰,峰欲翠;峰下有林,林欲深;林外有犬,犬欲拦;犬食脆枣,山门开;山下有径,径欲曲;径旁有竹,竹欲疏;竹外有阶,阶欲平;阶畔有桂,桂欲古;桂底有石,石欲怪……

总之,你可以想象空山新雨后的绝美。记者在穿过一片碗口粗的苍翠竹林之后,两株巨大的木犀映入眼帘,仰头,蔚然大观。树下,有山气如淡云涌,树上,枝干凌然,叶下竟无花?

这个时节不正是赏花的季节?记者咨询了附近的居民何女士。她回答,前几日下雨,桂花落了正常。她家楼旁的几棵桂花树,最大的那棵桂花树也是花全落了,只有小的几棵,树上还有桂花。不知国庆节后还会不会再开,若不再开,要等明年才能再看了。

此为憾事儿!

这是夕照峰的另一棵木犀,有的枝干旁逸斜出,宛若游龙。

这木犀是什么品种?

因为看不到开的花,不知此地的木犀是什么品种。它是金桂,银桂还是龙桂呢?

据树下的简介:木犀(又名桂花),距今有几百年历史。桂花主要有丹桂(花色丹红)、金桂、银桂和四季桂(多灌木)四个品种。

据附近的居民说,此地的木犀花开是白色的,可能是银桂。

记者拿着木犀树掉落的叶子等照片咨询了相关老师,推测是银桂,或者银桂中的龙桂可能性比较大。

中华龙桂,该品种隶属银桂品种群。原产中国四川,是很古老的树种,成都地区有大树。全国各地有少量引种栽培。龙桂在春天里,枝干平直着长。夏秋时,则拐着弯长。自由弯曲生长的枝干,看起来像游龙,所以起名中华龙桂。

最早提到桂这个字的,应该是《山海经》:招摇山多桂。而传说中,月上有桂,吴刚被罚伐桂。辞典中,桂分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叶似柿叶者,为菌桂;其叶似枇杷者,为牡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般提到单字的桂,多为牡桂。而《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其花有白者为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

如此看来,虽然这次桂花没有看着,但也增长了很多见识,不虚此行。

【知多点】

谁曾到此一游?

1、明代就有人来过,有石刻为证:石华寺遗址旁,拔地而起的石笋上刻有历代文人“到此一游”的诗文,其中一段文字的落款为“崇祯十×年二月初”。

2、石华寺在民国时期,亦是汉藏教理院的一部分,当时太虚大师和法尊法师在此设编译室,为整理和翻译佛教典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重庆进行大轰炸,有许多名人在缙云山的石华寺小住。其中,林语堂先生在北碚蔡锷路的住房被炸后,携家人在此暂住,躲避战乱。

……

(本文参考《辞海》、文章《来一次寻幽访古的芳香之旅》等,伍定金等老师亦对本文有贡献,一并感谢)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编辑:蔡静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