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溪流 文/洪德斌 少时生活于乡村,爱在山野间奔走,常与溪流相依相伴,耳鬓厮磨。在我的心中,溪流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如果说大地是一张纸,那么溪流就是书于其上的一首首小令,绘于其上的一幅幅水彩,婉约、清新、秀丽。 溪流或是河流的支脉,或发源于山间的一泓清泉,纤细绵长,它游走乡野,随形就势。有时候漫过一片乱石,有时候流经一片树林,有时候又傍着一座山峦,九曲回肠,婀娜多姿,宛如系在乡野腰身上的条条白丝带,在吹动的风中飘逸灵动。 溪流的水清澈明亮,变幻莫测。当它流经漠漠平畴中,溪水波澜不惊,静如处子,恍若一面镜子,把蓝天白云、绿荫野花、青山屋舍都收藏在镜中,装饰自己的容颜;当它流经陡峭的山崖时,溪水訇然而下,飞花碎玉,把自己跌成一匹匹素练,发出阵阵轰鸣;当它流经乱石丛中,溪水萦绕其间,左冲一下,右突一下,巧妙周旋,不时还调皮地用手拍拍石头,绽放出一朵朵雪白的水花。 溪流两岸水草丰茂,竹树繁密,五彩斑斓,四时不同。春天桃红柳绿,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黄叶飘零,冬天白雪皑皑,大自然大方地捧出最鲜艳的色彩,将溪流装扮得亮丽妖娆,充满诗情画意。溪流之上呢,总会有一座座桥,把溪水切断的道路连通,或为拱形的石桥,或为平直的木桥,皆小巧玲珑,仿佛是佩戴在溪流丝带上的装饰品,给溪流平添几分妩媚。 溪流在乡野间游走,不知是因为它惦记着人间烟火,还是因为人偏爱溪流的清波,总之,溪流走着走着,就会与一处村庄相遇,与一座小镇相遇,相依相偎,难舍难分,于是,溪流就与人们的生活产生缕缕瓜葛。溪畔的某个地方会修上台阶,架起青石板,伸向水中。薄雾弥漫的早晨,或者红霞满天的黄昏,青石板上洗衣、洗菜的身影不绝,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会到溪流里玩耍,游泳洗澡、摸鱼抓虾,溪水载着他们童年的快乐。月儿初上,小石桥旁,忙罢活计的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家长里短,溪流静静地倾听人们的唠叨,而人们也在溪流的呢喃声中沉醉。溪流的脉脉温情,温润着人们的生活。 溪流在乡野间游走,看似漫不经心,漫无目的,实则藏着一份执念。它总是不停地前行,不舍昼夜,绝不迷恋花朵的娇艳,也不缱绻树荫的清凉,山峦、岩石也阻挡不了它的去路,消泯不了它前行的坚毅。它虽无磅礴之势,壮阔波澜,但它却将纤瘦身躯里的琼浆玉液,用来润泽途中的树木、花草、庄稼,从不吝啬。即便它变得干涸了,在它流经的地方,也会泛起一片片浓浓的绿色和丰收的希望。 溪流在乡野间游走,带着泥土气息、青草气息,卑微纤弱,毫不起眼,却大大方方地走进了唐诗宋词的圣殿。王维仕途失意,隐居辋川,“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孤寂的生活中,他爱以溪流为伴,闲适自得,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古往今来,溪流以它温存的胸怀和独特的美,不知抚慰了多少人,它也因此得到人们的青睐和怀念,走进了文字和水墨之中,留下了动人的倩影。 溪流在乡野间游走,没有大江大河的雄浑,没有大海大湖的壮阔,当人们在高歌“大江东去”的时候,在吟咏“波撼岳阳城”的时候,而我只想静静地坐于涓涓溪流旁,为它唱一支轻盈的歌。 (作者供职于巴南区财政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