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汪渔:留得枯荷听雨声

2023-11-7 11:50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留得枯荷听雨声

文/汪渔


留得枯荷听雨声,任是无情也动人。作为一名业余作者,我想写写这些年的采访创作历程。

到合川区清平镇瓦店村,是为陪同从北京专程飞来的记者。在此之前,内心抗拒某些忧伤情绪,比如悲情文字。此种文字,写起来沉重,读的人也沉重,生命里生活里理应接收和传递多一点的惠风阳光。这回的采访对象,恰恰是一位以板凳代步的乡村医生,大抵有满腹忧伤。我以陪同者身份漫不经心地旁观了整个采访。回程之后,李菊洪自始至终的笑脸和笑声,一遍一遍浮现,我意识到,“旁观者”应该写篇文章了。《重庆晚报》上刊发的《李菊洪的24只小板凳》一文就是这样来的。后来,李菊洪获得中国医师奖、当选中国好医生、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膺全国道德模范、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我关注了国内国外的许多媒体的报道,我发现,她总是在笑。央视《焦点访谈》为她做了一期专辑,访谈中曾努力让她触及痛苦的“焦点”,然而可能不到一秒,最多也就一秒,有两颗泪珠,仿佛清风拂过她的脸颊,转瞬即是一脸灿烂。

她的笑是真笑,源自内心深处。只有内心特别强大或是内心非常单纯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这些年遇上的“狠人”,当然不止一个。

一眼看去,赵庆华年龄比我小,她的身份是一名护士,所以我一直叫她庆华。稿子刊发后,在“人民文艺”和“学习强国”的跟帖中,我读到全国各地网友对她的热烈赞颂,以至重庆网信办的同志告诉我,他们会以此作为热点舆情,进入当日简报。是年,全国评选十佳医生,唯独赵庆华以护士身份名列十佳医生名单,走进央视直播大厅。其实,她还是重庆本土第一位南丁格尔奖得主、十九大党代表、博士生导师,年龄居然比我大。然而步入人群,她就是“庆华”。

第一次采访外国人,没有翻译,现场拉了一位与之关联的重庆医生。整个过程中,似乎他的外语比中文更顺溜。后来就重点采访了这位医生,他有援外经历,名叫胡宁。

采访雪宝山崖柏守护人,遇上了“同行”。杨泉不但突破了崖柏生存繁衍的限制,还会拍摄制作。他的片子,多次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跟陈永林有几次对话,他是《微型小说选刊》主编。有一次他感叹:“你能在《人民日报》上稿这么多篇,真不容易。”

其实《人民日报》处理我投稿的并不是一位编辑。第一位,像外科医生或裁缝。他默不作声,动手动刀动针,剪裁缝补,然而成品天衣无缝。极少的时候,他会说:你这篇清水村的稿子,副总编点评肯定了。至于点评肯定的内容,他不说,也不好问。第二位,像侦探。她在字里行间侦察发现的问题,总是让人措手不及。诸如:黑鸡是不是乌鸡?唱槐花几时开的民歌是四川的重庆的或是湖北的?你文中点名的那些老板会不会有诉讼争议?……第三位,像审卷考官。答题时害怕麻烦刻意省去的运算步骤,他能一眼看穿。他说:你写的这个时段,重庆还归四川,开州还叫开县,文中不能规避。

跟他们的交道,终归在文字上,在线上。线下曾经见面的编辑,就是重庆本地的了。《重庆晚报》刊发了我在报纸上迄今最长的稿子,1.1万字;刊发了我第一次获得重庆新闻奖一等奖的稿子;他们让我的稿子第一次获评中国报纸副刊年度精品(一等)。

如我一样的业余作者,大抵都有固定的学习对象。自从在黄河散文大会上听了王剑冰发言,我就学习他。认识他之前,他的作品早已出现在石头上、课本中和选集里。我去黄河,就想起他的《大河至上》,去青岛,就读他的《青岛看海》。他担任过鲁奖评委,当然他不会在那种场合评到我的文章,而我还是想达到一个预期:我能有一篇采风文章,能够写得像他那样文采飞扬就好了。 (作者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