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我与晚报的故事|万承毅:时光里的剪报本

2023-11-13 09:17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时光里的剪报本

文/万承毅


在我的书架顶层,珍藏着厚厚一摞发黄的剪报本——《重庆晚报》副刊剪报本。那是23年前,我刚参加工作之后开始自制的,坚持了差不多十年,一共35本。它们成为我闲暇时光的最爱。

这35本剪报本十分简陋,是常见的学生作业本,每本都编了号,从1到35,依次摆放在一列,散发出淡淡的油墨清香,还泛着时光渗进去的点点褐黄。随手翻开一本,里面的每一页,都贴着从《重庆晚报》上剪下来的一块块“豆腐干”。一个个值得品味的栏目和一篇篇有味的文章常常令我沉浸其中。还有漫画、油画、摄影等艺术作品,它们十分考究地贴在那些文章的空隙里,使每一页显得多彩、俏皮、有趣。闲暇时,翻翻剪报本,阅读文章,欣赏作品,成了那些年我最大的乐趣。

彼时,20岁出头的我刚从师范毕业。返乡就业后,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将在这座小城市度过,我有种深深的不安,害怕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因此狭窄而幽闭。因此,我花了一半多工资订阅报刊,想通过阅读抵达一个阔大丰富的世界。《重庆晚报》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尤其是她的副刊,丰富,持久,美好,接地气,引人入胜又回味无穷。

每每领到晚报,我会首先翻到副刊。“杂花树”“人生感悟”“世象大观”“说东道西”“八面来风”“情感空间”“市井人物”“百姓生活”“心香一瓣”……丰富多彩的栏目和文章,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属于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与熨帖。我如获至宝一般,把那些精简的文章读一读,有特别感兴趣的,回头再读一遍,悟一悟,笑一笑,让自己的精神世界萦绕一缕缕墨香。

晚报的副刊每天一版,持久,坚韧。就像美妙晚餐的一个定时闹钟,或者老友之间的一个秘密约会,等待晚报到来的时间都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欣喜。因为知道,她一定会来,所以繁复的工作和芜杂的琐事都成了这个约会的序曲。因为知道,她从不爽约,所有的等待和期许到最后都有美好的见面和结局,所以,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领到晚报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从中汲取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享受,一天的疲惫顿消。

那些文章十分美好。一个新年愿望,一声深情祝福,一场同学会,一列单轨,一朵玫瑰,一场恋爱,一次旅行……诗与远方的憧憬,予人玫瑰的善意,微渺的小确幸,让人于芜杂中重拾生活中鲜见的美好。彼时当教师的我,在整日的教案研习和批改作业中忙忙碌碌,在“小鱼塘”似的人情世故中潜浮挣扎,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文字相伴,顿觉神清气爽,拔高一筹。

晚报副刊的文章还很接地气。可以说,它们与重庆这座城的气质最为贴近。“火锅”“美女”“方言”“地理”“人物”“感悟”……什么都可以入文,而且每一篇都有滋有味,浸裹着重庆城和重庆人的辛辣、耿直与细腻、熨帖。每每读之,一股亲切之气扑面而来,没有距离,没有隔阂,仿佛就是老友的倾心交流、促膝长谈。

因为喜欢这些文章,又倦了翻阅整份报纸的繁琐,所以,我动手制作了剪报本。将《重庆晚报》副刊上的文章和图片一一剪下来,欣赏半天,又根据它们的大小尺寸分别粘贴在作业本上,还讲究了排版,兼顾了美观。每每贴完一本,我就给它编上号。一旦有空,我就捧着它,翻开读一读,品一品,遥想那些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因为热爱写作和艺术,怎样独拥另一座丰盈的城池,富有得令人艳羡。

如今,虽数次搬家,但那些简陋的剪报本,仍留在我的书架上。泛黄的纸张,卷曲的边角,陈旧的质地,一切都显得寒碜至极。然而,它们给予我的,却似贵如油的春雨,丝丝缕缕遍洒我的青春和韶华。

今天,我很荣幸跻身晚报副刊作者的行列,自己的“豆腐块”也时常在这里登载,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满足。感谢时光里的剪报本,感谢《重庆晚报》,感谢文学。

因为拥有,所以幸福。

(作者单位: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