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青衫:季节与食物

2024-3-19 09:30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季节与食物

文/青衫


我居住的这个小城,经济并不发达,缺乏时尚气息。没有什么要紧事,慢慢走着,观望着,不知不觉身体就接收到了很多周围的信息,江水解冻、柳条抽芽、大雁北飞。

小城四面环山,四季分明,冬有冬的样子,夏有夏的美,感受小城季节的变化,不仅仅是温度的不同,去菜市场竟然成了最直接的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句话:“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不得不说中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就像这历法,凝结着无穷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食材用另一种方式,提醒着人们四季和时间。去世多年的奶奶没有文化,对季节与食物的敏感度,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领,讲究吃“时令菜”,她老人家爱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这些简单的道理,至今仍然是养生的至理名言。

美味的秘密,在于以四时为指引。小时候,家里那个小小的院子,除了种满应季的蔬菜瓜果,还种了一棵丁香树。春天,香椿芽最美味;夏天,每天都有一碗绿豆汤解暑;秋日的果蔬最是丰盛;隆冬的酸菜火锅与大雪相得益彰。

奶奶绝对是生活高手、美食行家,犹记那款“鲜花饼”。丁香花瓣儿洗净后,加入面粉和调味料制成面糊,入锅烙制成鲜花饼,与我去云南旅行时吃的鲜花饼相比,云南的鲜花饼属于殿堂级,华丽精致,奶奶的鲜花饼则是平民的,拙朴亲民。这饱含奶奶审美和新意的当季美食,也是季节的慷慨馈赠。

远在南方的妹妹曾经打趣地和我说:“经常反应不过来身处哪个季节,一年四季温度不变,穿的衣服不变,吃的食物不变,树叶的颜色都是一成不变的绿。不像老家,只要节气到了,身体会第一时间感知到,街景也一并发生了变化,小贩的菜篮子里,定是卖的当季食材,即使再不敏感的人,也能感觉出换季了。”谁说不是呢,春捂秋冻,十月里的昼暖夜寒,甚至悲春伤秋的心情,都不是所有人能亲自感受到的,这算不算小城的优势呢?

曾经,人们好像不太讲究“应季”菜。大棚里的蔬菜,弄丢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反季菜,成了餐桌上的“贵宾”。好在如今人们又逐渐意识到,顺应天时,根据季节变化自然选择食物。犹记那年去绍兴,正当是吃春笋的季节,于是那一个星期里,每天都要吃一次,甚至更多。食物是季节和地域的表达,春笋就是江南人情有独钟的美食。

小城“春脖子”短,吃“鲜”也要趁早。吃罢野菜,“呼啦”一下就进入了夏天,瓜果梨桃尽是应季物;秋日满坡的“山珍”,各种蘑菇层出不穷;冬日,吃酸菜火锅、冻豆腐,最美不过的是坐在暖气屋里吃冻梨,体验冰火两重天的独特滋味。

日子就是这样,慢品慢过,进入下一个四季轮回。

(作者系辽宁省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