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王旭兵:家乡的喜酒不醉人

2024-5-30 09:13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家乡的喜酒不醉人

文/王旭兵


几年前我公休回甘肃秦安的乡下老家度假,偶然的机会去参加了一场同村农家的喜宴。由于离乡太久,老家的大多数人已认不得我了。他们只能问我,或者问坐在我身旁的二爸,才知道我是谁家的孩子。但是,在他们问我之前,我会主动向他们问好,这是规矩,也是乡下必须遵守的基本礼貌。

在大西北的乡下,由于村落变迁历史的原因,同村的人虽然有姓氏不同,但根上都沾亲带故。因此,每家的小一辈见了另一家的叔叔辈,都要按照其在家里的排行叫个大爸、二爸等称呼,见了另一家的爷爷辈,同样要按照其在家的排行叫个大爷、二爷等称呼。我因为无法准确判定该叫几爷、几爸,所以我一贯的原则是,见了爷爷辈的统一叫大爷,见了叔叔辈的统一叫大爸。

那天吃酒席,阳光明媚,村里格外热闹。我叫着大爸、大爷,热情又主动地举杯敬了同坐一酒桌的人。朴实善良的同村人和那郎才女貌的一对佳人都劝我多吃菜、喝酒,常回家看看。不知那天是出于感动还是高兴的原因,我吃了不少菜,也多喝了酒,但那天我竟然没喝醉!

吃完酒席,已是下午两点多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手持随手在草丛里捡的木棍,踏着轻快的脚步,一路哼唱着北方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途经邻居二大爷的家门口时,我想酒劲还没完全散去,就这样回到家,免不了母亲的唠叨。于是先去二大爷家坐坐,讨口茶喝。一进二大爷家,就看到他正坐在院子里的火盆前口吹着火苗、煮着罐罐茶。二大爷看我来了,高兴地说:“我煮的茶有点苦,我给你放点白糖,你再吃点锅盔,很快酒劲会散……”那天,我和二大爷聊了约一个多小时的国际国内新闻,喝了好几杯热茶后,才回的家。

回到家后,我躺在西面小屋的土炕上,温暖的阳光透过木窗的玻璃洒在脸上,我迷糊着眼睛看着窗外摇摆的竹子,只听到风儿和竹叶说话的声音,静悄悄的。那一刻,幸福感弥漫心头。我想那不是几杯喜酒带来的幸福,而是喝喜酒前心无旁骛、心有所爱的结果。

我想几年前,在老家乡下喝喜酒不怕醉,其根本原因是:在以聚餐喝酒为感情联络的平台上,还能找到人性善良所带来的温暖。在此,愿天下之君,少些煮酒论英雄,多点煮酒共温情。饮酒要有度,在喝了酒后还要清醒安全地回到家,还要舒心快乐地幸福入睡。

(作者系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